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会计理论研究“事项法”的再认识(3)

2017-08-07 02:43
导读:四、结论 以上关于事项法的分析,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一个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有关财务报告的模式问题,但实际上,事项法与现
四、结论  以上关于事项法的分析,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一个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问题,或者说,是一个有关财务报告的模式问题,但实际上,事项法与现行财务会计理论之争,反映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这一根本问题。我们知道,传统的财务会计是以报告受托责任为目标,它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以提供成本信息为主。这种反映方式,可以较好地满足受托责任的报告与评价的要求。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日益多样化,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利益集团,既然财务会计的目标应以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为导向,那么,更多地考虑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偏好,更好地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就成为财务会计义不容辞的责任。显然,传统财务会计由信息提供者来主观判断哪些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多少有点盲目,甚至有点“自作多情”,因为不是信息的提供者,而是信息的使用者才最了解自己的需求。因此,事项法在沉寂了20多年后,又重新焕发出了光彩。当然,正如文中所述,事项法也并非完美无缺,它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如信息超载问题也是我们在研究中必须认真加以考虑的(令人振奋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有望得到解决,如一种新的存取网络财务报告技术-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可解决根据使用者要求不同编制不同格式财务报告问题)。另外,如现行财务会计一样,事项法下也面临着如何确保披露事项的真实性问题。正如现行的会计理论并不完美一样,也许事项法的广泛采用在近期或许还不太现实,但在改进现行财务报告时适当借鉴事项法的思想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不管怎样,研究如何有效为使用者提供精炼的、能直接用于决策的信息,仍是会计理论研究未来努力的方向。  []  [1]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 George.H.Sorter.An Events Approach to BasicAccounting ory[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9.  [3] 葛家澍,刘峰。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4] 威廉姆。R.司可脱(William R.Seott)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0.
上一篇:新疆绿色会计探微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