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2)
2017-08-09 02:38
导读:(5)遏制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的需要。近些年来,校办企业往往处在高校的“边缘地带”,不属于学校的工作重点,不易引起高校教职员工的关注,其
(5)遏制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的需要。近些年来,校办企业往往处在高校的“边缘地带”,不属于学校的工作重点,不易引起高校教职员工的关注,其行为较少受到学校的直接控制。所以,容易给一些思想素质不高的人包括企业负责人以许多可乘之机,从而导致校办企业违法违纪现象日益增多,造成了一些校办企业资产的流失严重。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能克服现行体制的这一弊端,摆脱了完全受制于企业的被动处境的会计人员,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去行使监督职权,同企业内的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防范与制止侵蚀企业资产的不法行为,保护国家利益和学校利益不受侵犯。
2 高校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纠正经济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随着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高校校办企业纷纷由原来的事业拨款、服务单位变成了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在这种转型过程中,由于某些高校
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严,部分校办企业负责人和会计人员主动舞弊,在保住经营单位利益的同时也获得了小集团和个人私利。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岗位进一步专业化,会计人员能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能,规范财经秩序,维护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堵住校办企业经济违规违法现象的源头。会计造假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规范行为的一个重要表现。实行会计委派制后,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为资产所有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会计资料,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维护了资产所有者的利益。
(2)有利于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校办企业会计队伍不稳定是一个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它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使得财会人员不敢严格按章办事,财务会计的监督职能严重丧失;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更换频繁,加之交接不规范,容易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同时也挫伤了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实行会计委派制,校办企业会计人员由高校财务处(室)统一委派,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其管理机构负责,使会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其所服务的企业脱钩,解决了会计人员身份的后顾之忧。这不仅有利于避免外来干预,使其能遵守财经法规、法律制度,充分发挥监督、规范、指导、桥梁的作用,严格把好企业会计关;而且,有利于会计人员安心工作,维护校办企业会计队伍的稳定,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3)有利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对校办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受派的会计人员可以随时对校办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业务操作流程和工作岗位职责进行管理,督促落实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还可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指导、监督、检查,杜绝和减少违规操作现象,充分发挥会计工作的监督作用,强化企业防范与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有效地解决资产生成前的要素完整性问题,有利于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证企业健康有序运行。 3 完善高校会计委派制的主要措施
(1) 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 我们推行会计委派制的目的,主要在于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不受干扰地正确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政策,维护正常的会计工作秩序。因此,要用法制建设来保障会计委派制的推行。我们要树立法制观念,加强会计法制建设,认真贯彻《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会计委派制的有关方法和内容。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对有违法行为的会计人员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触犯刑法的会计人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措施,不仅能够约束企业的不良会计行为,防止委派会计人员与企业“合谋”,而且能够提高财务监督的责任感,把会计人员逐渐打造成为专职监督人员。如此一来,既加大了执法力度,又可以规范财务运作, 有利于强化财务监督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