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势在必行(3)
2017-08-09 02:38
导读:(2)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岗位职责。 要想使会计委派制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各高校必须提高校办 企业管理 人员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使他们理解推
(2)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岗位职责。 要想使会计委派制不流于形式,真正取得实效,各高校必须提高校办
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委派制的认识,使他们理解推行会计委派制的意义和目的,打消校办公司、企业怕被会计人员监督的顾虑,让他们觉得被监督并不是一件坏事。只要先做通思想工作,才能在行动上有推行会计委派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财务部门要努力改变过去那种重监督、轻管理的做法,详细规定被委派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明确他们与被委派单位的关系。要建立双向监督与双向负责的机制,一方面,在尊重校办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委派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保证委派会计人员支持配合校办企业合法开展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校办企业也要对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使他们的一切行为不违背法律法规和制度。这样,双方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3)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委派制形式。 目前,会计委派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委派制。这种形式是按照“会计机构不变、会计地位不变、会计职能不变”的原则,由单位负责人及财务职能部门委派会计人员到被委派的二级单位履行会计工作,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人事档案、职务晋升、工资调动、专业职称、工资福利等由人事部门及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二是会计核算中心制。这种方式是在保证二级单位预算管理体制、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对实行会计委派单位的财务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单位不再设立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不开设帐户,具体会计业务全部交由隶属于学校财务职能部门的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处理。三是内部统管委派制。它是一种以财务集中管理为前提、以人事统一管理为框架、以行政委派为中心、以统一核算为主线、以定期考核为主要措施的学校内部会计人员统管统派制。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委派制形式。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重视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会计核算和监督,提高会计信息工作的质量,是推行校办企业会计委派制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的,还要重视并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应把好选人关,建立严格的选派
招聘程序,高校财务部门应选派那些
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过硬、经验丰富、适应性强的财会人员到校办企业去工作。保证应聘人员具有职业资格,符合岗位招聘要求。其次,应定期对委派财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
培训,帮助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完成规定的任务。另外,应建立工作岗位轮换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委派财会人员进行工作岗位轮换,不但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甚至还可防范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5)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校校办企业推行会计委派制时,应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其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对不相容的职务必须分工负责,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分工、共同负责。建立会计系统控制制度,要按照《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其包括:会计凭证控制;会计账簿控制;财务报告控制。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方法主要是规定如何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进行控制的问题. 以上的这些控制方法都是内部会计控制最基本的,较为常用的方法。可独立使用,也可综合使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及实施,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具有深远意义,是个
系统工程,由诸多环节组成的,它是高校最重要的管理工具。我们要将控制触角伸向高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不留下控制死角。根据高校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制定出一套科学、严密、有效、可操作的校内部控制制度,使之能真正成为学校及校办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推动高校校办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