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的价值管理与信息整合(2)
2017-08-09 05:01
导读:(三)将会计本质界定为管理活动,似乎也有些不妥。管理活动论过于笼统,它只指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却并未说明是何种管理活动,未说明哪种管理
(三)将会计本质界定为管理活动,似乎也有些不妥。管理活动论过于笼统,它只指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却并未说明是何种管理活动,未说明哪种管理属于会计管理范围之内、哪种管理属于会计管理范围之外。而且实际上,管理活动论与信息系统论只是提法和认识角度不同,前者虽然认为会计提供信息是手段,参与管理才是目的,但承认了会计实际所起到的管理作用仅仅是间接管理,同样也承认信息和系统的存在,后者也同样承认会计系统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而目前看来,无论哪一种提法,所表现出的会计仍然只是过去行为的过去影响,但这却不是重要价值所在,也不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会计系统应关注未来,这才是变化及价值的真正源泉,然而目前却没有任何一种说法是成熟或者恰当的。
三、价值管理与信息整合的阐述
价值管理,即基于价值的管理。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A·奈特站在公司角度对其所下的定义为:价值管理是使公司人员集中于公司的战略制定、提高管理人员凝聚力、获取更高价值的一条途径。
本文要站在会计角度对价值管理进行界定,因为会计处理和利用的信息主要是价值运动的信息,但我们所讨论的并不是如何将价值量化,而是提出一种价值管理的趋势和思想。前者的价值仅仅指的是企业价值,而我们所提出的价值是一种宽泛的价值,即信息价值。当然信息价值最大化会导致企业价值最大化,二者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此外,无论站在何种角度,价值管理终需进行增值管理,这样我们可将本文提出的价值管理活动分为两大部分:信息价值管理活动和增值管理活动。所谓价值管理是指会计人员通过整合有用的信息价值,对价值进行有效管理,集中创造价值增值的一种价值理念。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追本溯源,实际上从古到今,会计都是以价值管理为目的进行的,从远古时代就有的结绳记事、绘图记事开始,虽然没有出现货币,但人们却对实物进行着有序的管理。从本质来说,实物管理是附在价值管理之上的,这不正是潜在价值管理萌芽的出现吗?货币出现以后,一维簿记产生,此时会计进行的仍然是实物形态的确认和计量,直至产权与物权分离,新的信息要求已经和一维簿记的一维局限性产生矛盾,会计开始尝试着确认和计量产权的价值形态,此时二维会计基本形成。之后二维会计与复式记账法的结合运用,使得这种会计模式不仅能反映价值的来龙去脉,还能通过借贷平衡对记账进行验证。
建国后,资金运动论出现,它始终把价值运动看作会计对象,以物资运动和价值运动为基础,以信息运动为纽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生产关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关于会计本质激烈的争论是在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之间产生的,前者可以说是一种围绕价值进行的信息整合活动;后者认为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会计不仅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而且它本身就具有管理的职能,是人们从事管理的一种活动。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结果都由财务会计报告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出来,是一种价值抽象。因此一直以来,会计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价值管理和信息整合活动。以前所谓的价值管理仅仅是对账面价值的管理,只是对收益的管理,是一种重视过去事件影响而忽视未来前景因素的价值观点。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将逐渐体现出价值管理的真正涵义,传统会计本质理论所表现出的种种局限性说明它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环境了。
目前,我们所提出的价值管理恰好使以上种种局限问题迎刃而解。它不再使资金运动论迷茫于资金运动究竟该包含哪些范围;不再使信息系统论将会计局限于管理的一种手段,而且只提供滞后的信息;不再使管理活动论不知该将何种管理归入会计管理之内,该将何种管理归入会计管理之外。在企业逐渐成为作业链、价值链、知识链、行为链的统一体时,价值管理将站在一种战略的角度,从价值视角来看待整个企业,选出对价值影响最大的因素或指标着重进行分析,建立基于价值管理的经济模型,从战略开始到取得财务结果结束,使会计的内涵扩大至对价值进行管理,使会计人员不再整日围绕利润转,甚至为了赢得更多的利润而不择手段。关注价值,可以有效防止假账发生概率的增加,有效防止管理者将注意力放在短期利润上并以牺牲未来的机会为代价。因此,会计应逐渐演变成一种价值管理活动,使会计目标变为通过价值增值管理为企业创造持续的增值,并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