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国际化与国别化(3)
2017-08-10 01:33
导读:(三)国别化长期存在是不可改变的 世界各国由于在社会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会计环境大相径庭,这导致了在会计国际化过
(三)国别化长期存在是不可改变的 世界各国由于在社会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会计环境大相径庭,这导致了在会计国际化过程中一些不可逾越的障碍。值得注意的是,IASB主席和副主席最近也已经认识到:在不同的环境下应该有不同的会计处理,而在相同的环境下则希望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在不同的国家环境下,会计的国际协调也有所不同。例如就拟议中的中小企业会计问题而言,美国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与俄罗斯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无论从法律环境还是经营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IASB考虑将区分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情况分别处理。可见,IASB在考虑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的同时,也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环境因素,并意识到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会计环境和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会计处理应区别对待。这是IASB在会计国际化进程中正视现实情况的体现之一。面对推行“全球会计”的目标,IASB面临的困难可能比想像得还要困难。各国会计具有自身特色,即会计国别化的现实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改变。 在强调会计国别化的同时,需要在这里再补充一点。尽管难以消除世界各国已存在的所有会计差异,但要使用一套能为各国所公认的、专门用于在世界范围内企业的国际比较的国际财务会计准则体系则并非天方夜谭。正如各国产业质量控制标准虽然千差万别,但ISO9001、ISO9002、MRPⅡ和TCO等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或标准仍被大家乐于接受一样,正如世界各国的语言千差万别,但在国际会议和国际交流名人们也习惯于使用一样,国际会计准则可以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财务比较,而并不强求各国放弃其原先长期使用的本国会计原则和报告惯例。这实质上就是在承认会计国别化的同时追求会计的国际交流和比较,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思路。
四、结束语 我们根本不能期望现在或者今后的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完全适合于中国的国情,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必须靠中国化的东西。我们再次重申,中国应当积极参与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否则会在将来的发展中丧失极大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在现在或将来完全放弃对本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坚持和对会计事务的管理,渴望只用“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办中国的事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可能的。不仅中国,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在承认世界会计事务共性的同时,注重会计事务的国家个性;必须承认由资本的全球流动引发的世界会计信息交流的必要性的同时,注重
会计学科很强的社会性和国家性,两方面互不偏废。不能因为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冲昏了我们的头脑,解决交流问题要提倡国际化,解决国内具体问题仍需要国别化。
: [1]冯淑萍。关于中国会计国际协调问题的思考[J].商业会计,2003(1) [2]冯淑萍。关于我国当前环境下会计国际化问题[J].会计,2003(2) [3]汪祥耀,刘宁军。当前美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及若干思考[J].会计研究,2003.5 [4]黄世忠,李忠林,邵蓝兰。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2.6 [5]陈国辉,方红星。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国际会计准则[J].辽宁财会,12 [6]章早立。国际会计惯例协调问题[J].中国农业问题,2000.1 [7]吴革。国际会计准则变迁:动、特征及解释[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3 [8]李业。半数国家及地区会计法规与《国际会计准则》仍有重大差异[J].中国税务,2002.2 [9]DonnaL.StreetUniversityofDaytonGAAPCONVERGE NCE[M],2002 [10]ChristopherWNobesGAAP[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