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研究(2)

2017-08-11 04:57
导读:3.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与现行报表要求不一致 现在高校会计制度对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是这样规定的:按应付租金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付及暂存款;定

  3.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与现行报表要求不一致
  现在高校会计制度对于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是这样规定的:按应付租金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付及暂存款;定期支付租金,按租金支付额,借记应付及暂存款,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各类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这样如有融资租赁固定资产业务的高校,则存在固定资产余额与固定基金余额在一定期间内都不相等的情况,但现在的报表要求年末的固定资产余额与固定基金余额必须相等。
  (二)固定资产核算和分类的改革建议
  1.建议设立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建议对现行高校会计制度的固定资产核算进行以下改进:增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科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
  固定资产的有关核算:固定资产的增加,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现金、事业基金、长期应付款等;固定资产折旧,按月(季、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借记相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出售、报废、毁损、调出、捐赠等,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收回残值或变价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期末余额,反映高校清理固定资产的净损益,分别转入其他支出和其他收入。
  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后,以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余额的差额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反映高校拥有的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同时也消化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核算与现行报表要求不一致的问题。
  2.固定资产分类核算应与资产管理部门一致,固定资产类别中建议增设绿化工程和土地(土地使用权)类别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高校财务在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核算时其分类标准应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同时,高校要确立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的中心地位,统一协调高校的固定资产使用和管理。
  固定资产类别应增设一个绿化工程的类别,用于核算高校的投资能长期使用、较为成型的绿化工程。各高校对学校的环境、绿化投入也越来越大,很多绿化工程投入在上百万、上千万甚至更多的比比皆是,而这些绿化工程一般情况都放在待摊投资中计入房屋及其它建筑物中。事实上,现在的绿化工程已与过去的绿化有了实质性差别,过去仅仅是栽草种花,现在好多学校的绿化工程基本都是有规划的完整体系,符合固定资产入账标准,将其独立设置成固定资产的一个类别,对于准确反映高校各类资产具有积极意义。
  土地使用权按现行规定应放入无形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关于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核算,高校会计制度有如下规定:高等学校的无形资产在计价入账后,应合理摊销。凡不是用于经营活动的无形资产应一次性列支,借记“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等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学校作为事业单位,购入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一般情况下是非经营性的,那么按规定就应当在使用时一次性摊销,这样被摊销掉的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就无法反映。而这笔无形资产的价值较大,使用期限长,土地使用权的购买一般在几十万、几百万到亿元不等,这样一次性被摊销掉造成严重的账实不符,导致了账外资产的形成。
  各高校购买土地所支付的大笔资金如何核算有不同的做法,有一笔列支出的;有作固定资产入账的;有记为无形资产的。
  鉴于以上情况,笔者建议将土地(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资产,放入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和管理。这样既与资产管理部门的分类标准保持一致,也便于管理;同时也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更真实和完整。 三、专用基金设置的问题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一)专用基金设置的问题
  1.设置专用基金与现行的财政预算体制改革方向不一致
  近年来,我国公共财政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体制逐步完善:经过几年试点,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已全面铺开,这既加强了对财政资金的管理,也对高校会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部门预算改革的完善要求按照“大收大支”的原则编制预算,不允许会计制度中再列预算外支出。但专用基金的计提和支出都完全游离于预算之外。
上一篇:论购买商誉及其会计处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