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探讨(2)
2017-08-11 04:57
导读:四、更深层次的探讨 笔者认为,以上会计处理都无法反映企业自行购建的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而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市场价值,尤其是那些无形资产
四、更深层次的探讨
笔者认为,以上会计处理都无法反映企业自行购建的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进而无法反映企业的真实市场价值,尤其是那些无形资产研发费用投入巨大的公司,其实际价值被大大低估了。且根据历史资料来看,由于未将企业研发成功的无形资产所涉及的研发费用资本化而导致企业市场价值虚减给企业造成的,甚至远远超过了该项无形资产本身的价值。基于这种考虑,笔者提出以下二种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处理方法。
1、保持当前处理原则下的权宜之计
当前,对于无形资产研发费费用的处理是计入企业当期的管理费用,这不能清晰的反映出企业对研发活动重视程度或投入程度,且由于大额无形资产研发费费用的计入表现出来的金额巨大的管理费用,会向资本市场传递一种错误信息:企业的管理能力较差,从而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能力的正确预期。笔者认为:应该单设“研发支出”一级会计科目来核算企业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并单独在报表中反映。这样,报表使用者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研发费用的支出情况,从而合理评估企业的研发能力,并能对企业的利润质量做出比较合理的判断。
2、改变相关会计处理原则基础上的处理方法
笔者认为,前述方法仍不能从更本上解决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无法真实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更彻底的方法是单独设立一个一级会计科目-“准无形资产”来核算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并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反映。考虑到与现行会计准则其他各部分的衔接问题,可在这个一级科目下设置两个明细科目,分别列示暂时不应予资本化和当时就应予资本化的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这样既能体现出企业当前研发支出投入水平,又能体现企业当前真实价值,又能体现出不同研发项目的风险大小。使得报表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企业研发费用的支出金额,并可根据自身需要,考察企业的研发能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如果最后研发成功,就把“准无形资产”科目中应予资本化的金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如果开发失败,就在未来一定年限内摊销,摊销年限应该与那些开发成功的无形资产的所带来的收益年限一致。不能追溯调整为研发投入期间的费用,因为无形资产的研发支出所带来的收益在以后期间而不是投入期间,所以研发失败的费用应该在以后适当年限内摊销,这样才符合收入费用配比原则。
四、结束语
认识到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许多企业为了生存下去,每年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研究开发,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有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愈来愈受到无形资产的挑战,我们不能抱着旧观念,来面对新问题。对待无形资产的核算不能总是以稳健性、可靠性作为推辞,而不予理睬,那么怎么能够让企业去面对知识的挑战呢?未来之路,必将是彻底的改变现有的无形资产会计核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