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公路客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2)

2017-08-12 01:56
导读:三、公路客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一方面要从空间范围上确定哪些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哪些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另


三、公路客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一方面要从空间范围上确定哪些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哪些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另一方面要从时间范围上确定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什么时间开始计提折旧,什么时间停止计提折旧。《运输企业制度》、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五条规定: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笔者认为不妥,因为不符合稳健性原则,固定资产按使用与否来决定是否计提折旧,忽视了进步而导致无形损耗,比由于实际使用而产生的损耗更大的客观事实。《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十七条明确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① 已提足折旧的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这明确告诉我们,只要是公路客运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不管它处于何种状态:在用、不需用、停用、未使用,都会发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都要计提折旧。因此,公路客运企业除以下情况外,所有固定资产都应计提折旧。

① 已提足折旧,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应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加上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②未提足折旧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③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在具体计提折旧时,应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二十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折旧金额均衡地分摊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可折旧金额是依使用年限均匀损耗。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依工作量均匀损耗。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同属直线法,平均折旧,具有简单明了,计算容易的优点。但年限平均法的缺点是:①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程度与折旧额之间的关系;②造成固定资产各期负担的使用成本事实上的不均衡;工作量法的缺点是①忽视了停用期间固定资产的损耗;②在实际工作中准确预计固定资产在其使用期限内的总工作量是十分困难的。

双倍余额递减法又称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则少计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合计,其特点是:计算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折旧率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依此计算的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是加速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具有几方面的优点:①体现了固定资产的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这一趋势。②有利于固定资产使用成本总额的相对均衡。③由于早期多计提折旧而推迟了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相当于政府给企业提供了若干期的无息贷款,使企业得到一定的财务利益。
上一篇:对A股和H股会计信息差异的会计技术因素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