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数量管制与税收:政策选择的成本分析(2)

2017-08-12 04:35
导读:由以上的假设可以看出,尽管数量管制有可能限制了一部分对社会而言有效率的行为,但是其较低的违规行为调查成本能够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与提高整体政


  由以上的假设可以看出,尽管数量管制有可能限制了一部分对社会而言有效率的行为,但是其较低的违规行为调查成本能够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与提高整体政策效率。尤其当私人执行者成为关键因素时,对数量管制的依赖就特别重要了。

  三、基本模式

  假设政府要对污染加以控制,最为理想的政策目标是保持某种程度的污染水平,以追求效率的最大化,达到全社会的最优福利水平。我们分别采用数量管制与税收两种政策,在数量管制下,调查违规行为不花费成本,但要花费c在法庭上证实;在税收下,对逃税行为的调查要花费k,而在法庭上证实也要花费c.在这个模型内,逃税难以发现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两种政策下,我们假设公共执行者都能从证实违规行为中获利A,而它并不关心这一行为对社会而言是否有利。

  市场上有两类企业在经营,第一类企业生产并造成污染,获得的私人收益为B1,占有市场份额为s,第二类企业私人收益为B2,同样的生产并造成同等程度污染。污染的社会成本为t,所以对社会而言,允许第一类企业经营,禁止第二类企业经营是有利的。如果这两类企业在法庭上被证实有违规行为,都要付出罚款Z.我们假设关闭整个行业相对于允许两类企业都经营是更有效的,即W0=sB1 (1-s)B2-t
上一篇:预算会计要素初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