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2)
2017-08-24 01:59
导读:员素质不高;利益驱动,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被滥用等方面。 2 会计职业判断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存在于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基础、财务会
员素质不高;利益驱动,使得会计职业判断被滥用等方面。
2 会计职业判断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会计职业判断存在于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基础、财务会计报告信息及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方方面面,所以,会计职业判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独立原则。独立是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时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具体表现在:不要盲目依从单位领导的态度和意见而放弃了自己应有的职业判断责任;排除从他心理,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下合理借鉴其他企业对同类会计事项的处理;不要被过去的判断方法和结果所束缚,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会计职业判断。
(2)客观原则。会计职业判断必须遵守客观性原则,即必须以本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基础,同时还要重视对企业所处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法律环境的分析利用,才能作出合乎理性的判断。
(3)合法原则。会计职业判断必须是在会计规范、相关法规所允许的范围内作出的判断,一旦滥用就会变成企业操纵利润、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
(4)谨慎原则。会计职业判断是有风险的,判断失误不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还可能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和损失。因此,会计人员在进行判断时,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对每一判断都有相应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和现实依据做支持。 3 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思考
3.1 树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要提高会计人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首先应当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客观上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主观上会计人员头脑中也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会计制度本身也在由“一包到底”的状况向提供确认、计量的方向发展,会计人员也由过去“照本(指会计制度)执业”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会计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如果会计人员没有职业判断意识,就很难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正确确认和计量,因而也就不能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
中国大学排名
3.2 自觉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及专业业务知识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完善起来的。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管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会计理论不断丰富,会计方法不断更新,会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会计核算手段也趋于电算化,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及专业业务知识,以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信心和能力。为此,会计人员既要自觉学习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会计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知识和制度,又要自觉接受岗位
培训和积极参加后续教育,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够适应会计工作对职业判断的要求。
3.3 善于积累执业经验
有知识不一定有能力、有技巧,有理论不一定有经验。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并在会计工作实践中积极总结执业经验,以丰富执业经验。为此,一方面企业应当有计划地对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轮换,以促使会计人员全面熟悉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业务,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应当总结执业经验,并经常交流执业经验,以增强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4 以法治会,进一步完善会计法规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权。因此,国家在制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时应尽量缩小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的空间范围,以减少会计职业判断的不可操作性,避免企业利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本身的缺陷来调节盈余、操纵利润。
3.5 以德治会,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有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权,这其中也包括了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权。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选择空间的存在,为企业人为操纵利润提供了便利。为了防止企业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空间人为操纵利润,维护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就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讲求职业道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规定合理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审慎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为此,会计人员必须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讲究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自觉接受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