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体系的构建(3)

2017-08-25 04:16
导读:从科学发展观来看,企业不仅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生态经济人”: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产出系统,同时还是一个生态环境产出

  从科学发展观来看,企业不仅是“经济人”,而且还是“生态经济人”:从产出的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产品和服务的产出系统,同时还是一个生态环境产出系统;从补偿的角度看,企业不仅要不断补偿耗费的物质资本,而且要不断补偿生态环境资本。从而实现各种资本的保值增值。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理应属于企业生态型会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贯彻的核心理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谋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开展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目的在于促使企业以少生多、减少浪费和污染、使用较少的能源和原料。由此,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体系下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体系应运而生。这种评价体系与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区别在于,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体系下的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动态性、层次性和完备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一)科学性和指导性
  企业环境业绩指标体系的建立一定要有科学依据,指标必须含义明确、测定方法合理、计算方法规范。有关开发、测量和监控的一系列具体指标变量必须能够灵活、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环境影响。
  
  (二)动态性、层次性和完备性
  企业的环境业绩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向上表现为综合性,向下表现为具体性。结构清晰。逻辑关系明了。业绩评价过程则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参与的、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在组织建设中必须配备专业团队来具体操作;必须能从不同角度评价企业的主要特征和状况。综合反映企业环境业绩水平。
  
  (三)全面性和系统性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在对企业投入的考核上,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增加了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投入的考核。在对企业产出的考核上,企业环境业绩评价将企业的产出细化为可用的输出和有害的输出,前者包括物化的产品或劳务,后者指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企业将有效的产品或劳务用于企业的补偿和最终的盈利。补偿有害输出对生态环境及对企业自身造成的损失,盈利则作为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
   四、现行企业会计与生态型会计体系
  
  2007年1月1日实施的新会计准则充分体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的趋势,较为完善地体现了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原则,对于提高我国财务信息透明度及可靠性、提升我国财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态型会计体系的构建中。由于在效益大于成本和重要性这两个前提下。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这四个标准在生态型会计实务研究中变得难以实现。而新会计准则为解决生态型会计计量中存在的理论争议,提供了相应依据。
  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环境会计基础理论创新和实务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对环境会计核算方面,公允价值理念被较为充分地体现在对资产、负债的计量上。如《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一生物资产》,将生物资产列入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部分,强调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计量中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又如,新会计准则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一或有事项》。在强调公允价值对预计负债进行计量的同时。又考虑到多种因素对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采取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的方法,来对或有事项进行计量,为预计负债等的后续计量提供了依据。这样。新会计准则明确了单位和个人对环境相关资产产权安排的需要,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及对其他单位或个人由于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确认和计量,为环境会计核算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平台。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同时,企业在继续使用可靠性作为会计计量信息质量特征的前提下,更加看重相关性对环境会计的影响。一方面,明确了某些资产。如有生命动物和植物的自身确认和计量问题,通过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使污染对其造成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计量;另一方面,新会计准则较多地采用后续计量对环境资产与负债进行量度,突出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对排污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了必要的提示与约束。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污企业造成的外部环境污染。能得到较为可靠的计量。
上一篇:《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评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