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体系的构建(4)
2017-08-25 04:16
导读:五、结论与建议 中国经济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向前发展。但由于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同时,生态
五、结论与建议
中国经济正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向前发展。但由于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同时,生态环境问题也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国际竞争力,部分企业甚至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各种来自外部环境管理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和自我生存的压力,中国企业仅靠传统的竞争手段已不能适应目前这种生态化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体系的构建是中国企业主动挑战环境危机、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
但目前还存在下列问题:
一是中国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的环境管理方法等方面的认识还很薄弱。
二是大部分企业实施环境管理是一种策略性行为,即实施环境管理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以及不同行为主体的博弈均衡状态。往往立足于企业对收益与成本的比较。环境问题在大多数企业中仍然常常以一种肤浅的、被动的方式在法律框架内加以处理;环境信息披露不充分,业绩评价体系不健全。
三是目前中国企业的财会人员还未能参与到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中,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体系还未构建起来,环境管理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综合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就现阶段而言,要使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和日常管理技巧及系统中能自愿地管理企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使企业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系统得到顺利实施。就必然需要一定的环境来支撑。
就政府层面,应为科学发展创造政策和制度环境,激励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就企业层面,应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在
企业管理中融入环境管理的思想,改善环境业绩与财务盈余,创新并履行相应的生态环境责任;就学术界,则要努力构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生态型会计体系。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笔者在此从会计、审计和综合配套措施三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会计工作方面。灵活合理的利用好公允价值,严格遵守新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原则,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及可靠性,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具体来说。处于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必须进行环境会计数据的专门计算。并在有关的报表中填列有关环境的会计数据;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企业则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适当披露与环境有关的会计数据。这样要求的结果是使企业的环境保护与其经营结果直接相连。起到对企业“警钟长鸣”的作用。
第二,审计工作方面。首先,促使政府部门尽快制定出政府审计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负有责任的规范性法规。使环境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同时,政府审计机构内部应当加快业务实践。取得审计经验并及时推广。其次,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审计真正融会到常规的企业财务审计之中。再次,各种审计机构应当加强与社会上所有负有环境保护责任的相关机构的通力合作。为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创造条件。最后,加强内部控制的完善,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促进环境保护的监督控制体系。
第三,综合配套措施。首先,环境保护部门制定严格的、可实际计算的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惩处条款,使环境会计、审计工作有据可依。同时,大力进行环保教育,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其次,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并要求会计认真记录。审计出据审计意见。再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紊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最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等时,将企业、单位的环境保护会计记录及其审计结果作为必要的审核程序。加强金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