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监督(2)

2017-08-30 06:15
导读:由此可见,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结合体,它在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这一系列过程中,计量、评价与监督工作均由会计来完成。会计作为一


  由此可见,企业作为一个契约的结合体,它在包括签约、履约、计量和评价、再签约这一系列过程中,计量、评价与监督工作均由会计来完成。会计作为一个控制信息系统,它在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使所有者、债权人掌握更多信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作为一个合约结构得以有效运行的一环。完全可以这样认为,没有现代会计,也就不可能有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现代企业制度,也为我们研究会计的职能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广阔空间。

  二、对会计人员“委派制”问题的初步认识

  通过上一个问题,我们已经认识到会计在国企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会计工作者任重而道远、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却是会计信息大面积失真、会计监督不力。这同国企的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于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掀起了一股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讨论。从讨论的情况来看,目前并未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的观点有“会计人员委派制”、“会计人员回归企业”、“会计人员独立”和“会计人员双重身份”等等。会计定位问题中的“会计人员委派制”具有较大的代表性,且在有些地方的某些部门进行试点。以下就“会计人员委派制”问题做些探讨。

  首先,从以往公司外部治理结构来看,我们的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还有很多空子可以“钻”,特别是缺乏来自资本市场与经理市场的竞争。竞争失败者官照当,甚至还可以升迁。其次,从内部治理结构来说,股东、董事长、经营者的责权利不明确,甚至是混浊的,制衡机制也不完善。也就是国有资产投资管理部门扮演的是股东角色,但并不是国有资本真正的所有者,就全体人民而言,他们也是代理人。这些代理人的目标函数、行为方式等方面与真正的所有者不一致。因为真正所有者关心的是其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代理人则更多地关注自身物质利益、政绩及仕途;对报表数字的关注也主要基于其目标函数,于是“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不可避免。至于国有的董事会,其作用也极其有限。一般而言,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大多由企业的经理人员承担,董事会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的作用。人员的状况又是如何呢?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会计人员回归企业。由于没有建立很好的制衡机制,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受到企业经理的直接领导,工资虽然按国家规定领取,但奖金、福利则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更确切地说,取决于经理人员。这样,会计人员在经济上丧失独立性,各项工作易受经理人员的干预与操纵,会计信息失真、监督不力也就“顺理成章”‘。加之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会计改革重点在于制定准则——对会计技术进行规范,很少考虑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以及从法制建设方面对会计人员行为进行规范和监曾,会计人员的不良行为得不到很好的纠正。最后、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一项重要制度的独立审计,由于在事务所体制、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作为“经济警察”的审计也名实难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根据以上“病因”。我们应如何“”呢?由于病因较多,也就不存在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即不是“委派制”的处方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进行辩证施治。在此,我们也提出两点想法。

  第一、要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为强化会计监督创造条件。我国现有的公可治理结构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监督不力的重要原因,要强化会计监督,就得按《决定》的要求,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强调监事会对企业财务的监督作用。只有建立起这样的治理结构,才有可能克服经营管理层的机会主义等行为,为会计的监督提供一个较好的环境。

  第二,加强对监督考的监督。依据企业,企业是所有者、经营者、政府、债权人、以及消费者和公众之间一组契约的集合点。在这些契约中,会计数据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会计数据是由会计人员生成的。这里就存在着这样的前提,即会计必须以独立观察为基础,在不受管理人员控制的前提下,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并切实做好会计监督工作,否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这个问题能否妥善解决也就成为关键。那么,难点在哪里呢?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会计人员也是“经济人”,也同样存在着动力激励和约束问题。由于利益驱动,一定环境下的会计人员总是会偏向于企业的利益,有时甚至会为企业的利益不择手段。具体地说;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会计人员总是会选样有利于企业的会计方法,甚至会采用欺诈性字段。这就是人们提出“会计委派制”的明显而又直接的理由。但这个理由能否成立,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现在有的人已经从经济理论和会计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会计委派制”同现代企业理论不相符,也有伸手会计的合本理论。然而,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又如何制约和规范呢?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最好的办法就是监督者也必须受监督的问题。
上一篇:经理股票期权会计处理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