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安然事件”对会计的影响(2)
2017-09-02 01:58
导读:二、安然事件对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的影响 不容否认,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例如跨国业务非常普遍;高新技术企业很快;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愈来
二、安然事件对财务报告和会计准则的影响 不容否认,现在的情况非常复杂,例如跨国业务非常普遍;高新技术企业很快;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愈来愈多,金融性质的交易非常复杂。这些都要求会计准则要不断推陈出新,快速出台新的适应新经济情况的新准则。安然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利用现有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因此该事件势必会加速会计准则与新经济的结合。 安然就是这方面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如此正宗地运用了会计准则却使得投资者更难于理解业务的真相。像当今其他许多公司一样,安然使用了最复杂的、被称之为SPE的金融工具和其他资产负债表表外融资。诸如此类的工具允许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看不出负债的情况下增加融资。根据现行规则,提供融资的公司可以保持这些SPE的资产和负债不进入它们的合并报表,尽管这些资产和负债包含了大部分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基本风险/报酬观而建立的会计规则,通过在资产负债表上揭示更多的风险资产和负债的方式,给投资者提供更多有关合并主体财务状况的信息,肯定是要比单纯披露所提供的信息多得多。职业界对于如何报告SPE已争论了多年,但至今仍未有定案。 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必须改进财务报告模式。安然的倒闭,有如泡沫的破灭一样,它提醒人们,以历史信息和单一每股盈利数字为重心的财务报告模式已经过时,已经不适应当今新的商务模式、复杂的财务结构和与此相关联的商业风险。从事后来看,安然披露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包括2000年报中的一份8页纸的管理层讨论和和16页纸的报表附注。虽然某些分析师了这些材料,幸运地以卖空赚取了利润。但其他一些资深的分析和基金经理人仍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买了安然的股票并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目前美国还在热烈地争论,针对如何改革现有的财务报告系统。美国证监会主席L.PITT尖锐地指出,美国的定期披露系统已经过时了,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大部分财务信息披露很繁杂,难以为信息使用者理解。公司披露信息更多的是在被动地履行义务而不是主动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信息,尤其是趋势信息。现行系统已经用了67年,不能提供“趋势信息”,今后必须转向“趋势”披露系统。安达信主席BERARDINO在事后反思中沉重地提出,不能长期忍耐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告系统只提供大量复杂的有关过去发生过什么的信息,而不顾一些理解能力有限的投资者理解当前正在发生什么和未来可能发生什么的需要。现行报告模式急需转向一个更动态、更丰富的报告模式上来。披露应当是持续性的,而不是期间性的,以反映当今持续运转的资本市场。为此,公司应当提供几套相关的信息,同时扩展核心业绩指标的数量,而不仅仅只是每股收益,以传递给投资者真正能理解公司经营模式及其经营风险、财务结构和经营业绩的信息。 由于在安然事件中,会计问题首当其冲,因而人们对美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制定架构提出了疑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证监会、审计准则委员会、紧急问题小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公众监督委员会-所有这些机构在职业规范框架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机构集聚了最聪明、勤勉尽责和有贡献精神的人。但是这种框架仍不能对当今复杂的财务会计问题同步作出反映。准则制定太慢了,执行起来又太散漫,处罚又不充分,致使公众对会计职业的信任得不到提高。因此,在美国,很多人认为,会计界必须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改进这个框架上。相应的机构需要更多的资源和专家。程序需要重新设计。会计职业界需要关注我们的职业纪律和互查制度。 从最近的资料来看,美国证监会采用主张简单明了的财务报告,并要求对公司治理和审计委员会的职能发挥等问题进行复核。美国证监会提醒公司及其审计委员会,应在年报中清晰地披露主要的会计原则和政策。在不久的将来,美国证监会还将发布一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 总而言之,尽管安然公司倒闭的全部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即投资者并没有被确切告知资产负债表表外的财务安排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对此,美国会计法规难逃其咎,因为美国会计准则只注重人们对投资工具是否拥有形式上的合法所有权,而不是对投资工具的实质控制权。换言之,美国的准则是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准则,它试图确切地画出合法做法的底线,其副作用是促使人们在业务操作中尽可能地靠近底线,甚至尝试突破底线。这样一来,就会促使一些人利用漏洞,从而轻视专业判断。与此相反,国际会计准则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如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就要求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特殊目的实体的细节。有鉴于此,美国似应考虑更多地采用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准则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