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者角度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2)
2017-09-02 02:21
导读:四、上市公司信息应该具备的质量特征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非常赞同“决策有用”的观点。而要做到“决策有用”,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应该具备以
四、上市公司信息应该具备的质量特征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非常赞同“决策有用”的观点。而要做到“决策有用”,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应该具备以下五个特征:
1.真实性。真实性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最低要求,它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如实地反映事实。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信息披露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不但不能满足相关各方进行经济决策的需要,甚至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导致经济决策的失误。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来看,投资者处于与经理人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弱势地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使投资者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笔者认为对上市公司信息生成、审计和披露的监管应偏重于会计信息真实的“结果理性”观,以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投资者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2.有效性。上市公司披露信息的有效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其是有效的,即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股价波动密切相关;其次,其形式是有效的,即必须重点突出、浅显易懂。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求进入证券市场的公司向投资者披露真实的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进入证券市场的公司必须毫无保留地披露任何信息。事实上,过度的信息披露也可能会使投资者淹没在大量琐碎而无价值的信息之中,反而减损了重要信息对于投资决策的价值。所以,尽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数量及密度在增加,但有些内容过于繁杂,滥用专业术语及搞文字和数字游戏,以此来掩盖问题的实质,导致信息的可读性不强,信息披露的质量不高。因此要使信息披露切实起到提高证券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就必须提高其有效性。
由于市场的阶段不同,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有效信息的内容应是动态的、发展的;由于投资者群体构成不同,对信息的需求也不一致,所以,有效信息的披露形式应是多层次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充分性。上市公司应该披露所有可能引起证券价格变动的全部会计信息资料,不得故意隐瞒或遗漏任何重大会计信息。充分地披露信息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
4.及时性。会计信息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价值将逐渐减少。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应当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投资者,以利于投资者及时作出决策,减少因信息延误所带来的投资风险。我国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中期报告在会计年度的前六个月结束后的60天内提交;年度报告在会计年度结束后120天内提交,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上述规定的时间较长,不利于投资者及时得到信息,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
5.前瞻性。对于投资者而言,买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未来;对于债权人而言,今日贷出的资金在未来才能收回。因此,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特别是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性信息或前瞻性信息,对于各种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决策都有很大的帮助。按照“决策有用”的观点,前瞻性也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