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中的现值计量问题探讨(2)
2017-09-02 03:25
导读:《资产减值》准则由于没有规定具体的计量方法,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就资产减值的计量而言,既然现值计量的目的主要是决定资产的特定主体
《资产减值》准则由于没有规定具体的计量方法,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但就资产减值的计量而言,既然现值计量的目的主要是决定资产的特定主体价值,那么现值就应反映市场的期望,而市场的期望又不是唯一的,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如果确定一套单一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利率根本无法反映市场的期望,并且这一套单一的估计现金流量和单一利率也无法较为准确地确定,计量的可靠性不强,不符合会计的基本原则。只有用概率对市场行情进行估计,做出各种假设,考虑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的期望值和概率而不是只寻找一个最可能的现金流量期望,才更为完全、和合理。正因为期望现法把计量的重心直接放在了对现金流量的和计量时所采用的各种假设上,能有效地处理未来现金流量在金额、时点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期望现值法比较合适作为资产减值中现值的计量方法。
如果计量方法不统一,必然在操作上留下人为选择的空间,为操纵会计处理,粉饰会计信息提供了机会。
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
《资产减值》准则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内容及确定依据等规范问题都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1、现金流量的内容
根据《资产减值》第十条规定,预计的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1)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预计产生的现金流入;(2)为实现资产持续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所必需的预计现金流出(包括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发生的现金流出),该现金流出应当是可直接归属于或者可通过合理而一致的基础分配到资产中的现金流出;(3)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资产所收到或支付的净现金流量,该现金流量应当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志愿进行交易时,企业预期可从资产的处置中获取或者支付的、减去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2、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确定原则
《资产减值》准则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时,管理层应当在合理和有依据的基础上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状况进行最佳估计。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经管理层批准的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以及该预算或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
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递增的增长率是合理的,可以以递增的增长率为基础。建立在预算或者预测基础上的预计现金流量最多涵盖5年,企业管理层如能证明更长的期间是合理的,可以涵盖更长的期间。在对预算或者预测期之后年份的现金流量进行预计时,所使用的增长率除了企业能够证明更高的增长率是合理的之外,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该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预计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也不应当包括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现金流量的确定有几个方面的风险调整:首先,现金流量的确定必须对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整个经济状况进行最佳估计,以最近财务预算或预测数据及该预算或预测期之后年份稳定的或者递减的增长率为基础;其次,增长率不应当超过企业经营的产品、市场、所处的行业或者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或者该资产所处市场的长期平均增长率;第三,现金流量不应当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以及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经过三方面的风险调整,从而使确定的现金流量考虑了相关的风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折现率的确定
在现值计量中除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外,还需要估计折现率。折现率是企业在购置或者投资资产时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折现率的估计同样取决于现值计量的特定,因为折现率的估计必须和现金流量的估计一致,避免风险因素的双重或漏计,如果现金流量是按税前基础确定的,折现率也应按税前基础确定,如果现金流量的计算已包含了相关的风险调整,折现率就不应反映这些风险。反之,如果现金流量是按税后基础确定的,折现率也应按税后基础确定,如果现金流量的计算未包含相关的风险调整,则折现率必须应反映这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