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货币资金和成本费用的内部会计控(2)
2017-09-02 04:37
导读:另外,有条件的施工企业或施工企业集团可以设置货币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在资金结算与收取方面,实行集中统一结算、集中调度、集中管理的控
另外,有条件的施工企业或施工企业集团可以设置货币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在资金结算与收取方面,实行集中统一结算、集中调度、集中管理的控制办法。内部结算中心不仅能调节内部资金余缺、节约企业资金占用和筹资费用、加快内部结算速度、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还能促进企业内部货币资金有序管理、减少错弊发生。
二、成本费用的内部会计控制
当前的建筑行业已不再是拼设备比消耗的低水平竞争,在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的情况下,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成本的高低。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来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同时还应着重加强材料成本的控制。
1、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指施工根据承接项目的项目、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结算价格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然后以委托经营
责任书的形式委托给项目经理进行实施,通过节奖超罚的方式把员工的个人收入同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效果紧密联系起来,以此调动各组织、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责任成本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的管理,因此,施工企业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也要求做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
(1)责任成本的事前预测主要是要做好成本预算的编制工作。责任成本的编制应由公司预算、财务等部门会同项目部专业人员共同完成。为保证责任预算的合理正确,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应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实物工程量、施工定额、内部结算价格等进行,并遵循目标一致性、可控性、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2)责任成本的事中控制工作应着重抓好以下三点:
一是要划分好责任中心及责任范围。根据项目部内部的各个责任层次和责任预算各项费用的性质,按照“可控性”原则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并明确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
二是要做好责任预算的分解。由项目部成本管理部门根据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范围和对成本的可控制程度,对每个责任中心重新编制责任预算,对上级批准下达的项目责任预算进行二次预算分割,将分解后的责任预算落实到各个责任中心,作为考核各个责任中心工作绩效的标准和奖惩的依据。
三是要建立严格的台账核算制度,包括总账、明细账和辅助账,总账由项目部财务部门设置和登记,明细账由各责任中心分别设置和登记,各类台账的登记必须以各责任中心认可的实际收支为依据。
(3)对责任成本的分析与考核要在月末、季末、年末及时进行,分析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找出节约与超支的具体原因,经验;并实行成本否决制度,凡经考核证明完成了责任成本目标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应按规定予以奖励,对未完成责任成本目标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应按规定给予处罚。
2、对材料成本的控制。施工企业的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40%以上,因此控制好材料成本对工程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
(1)实施招投标机制。施工企业对钢材、水泥、木材、砖、砂、石“六大”主材和其他批量大、价值高的物资的采购应实行招投标机制,通过多家供应商集中竞争,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成本,并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
(2)做好进料计划,执行限额领料。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进料计划,这不仅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而且能够降低存储成本,节省流动资金,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3)对各种材料坚持余料回收,废料利用。施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边、角、余料,若对其回收或经过简单加工后进行二次利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耗。
为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用得到有效发挥,施工企业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