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3)
2017-09-03 05:23
导读:新准则与旧准则关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主要有几方面。其一,在金融工具计量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
新准则与旧准则关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差异主要有几方面。其一,在金融工具计量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与实际利率摊余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因素、时间价值,从而更准确地计量各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其二,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移到表内反映并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及时、充分地反映企业的衍生工具业务所隐含的风险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为了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而且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所有者权益,这改变了原制度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的规定。
三、结语
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广泛运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公允价值的运用依赖于活跃的市场环境、成熟的估价技术和较高的职业判断。以往公允价值之所以会被利用来操纵利润,大多是因为环境和人为的因素。随着我国对资本市场、资产评估业等的进一步规范和建设,公允价值应能在会计核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石本仁、赖红宁: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基础与现实选择[J].暨南学报,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