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解析(3)
2017-09-04 06:13
导读:三、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及创新性 把债务重组的计量基础由账面价值重新改为公允价值,并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做了更
三、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性及创新性
把债务重组的计量基础由账面价值重新改为公允价值,并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对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做了更加严格和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对信息供给的约束,为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公众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铸牢了基础。新准则的发和实施,使债务重组准则在关键环节和根本实质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的趋同,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构建了统一会计信息平台。但新准则的规定比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更具体、易懂,可操作性强。
四、执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的
会计计量方法不同,将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很大影响。新准则的突出变化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及将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原准则计入资本公积),所以执行新准则后,债务重组活动将影响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当期利润。而旧准则采用的账面价值法,基本不产生利润。如果用于债务重组的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距大或债权人让步大,则其差额影响当期损益就大,对当期资产结构、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及净资产均会产较大影响。
以存货清偿债务为例进行分析,假设2005年4月12日 ,A公司从B公司购买一批商品,付给B 公司6个月期、不带息1050000元商业票据一张。2005年10月25日,A公司发生财务困难,无法履行债务,与B公司协商进行债务重组。双方达成的债务重组协议内容如下:B公司同意A公司用产品抵偿该应收账款。该批产品市价为800000元,增值税率为17%,产品成本为700000元,这部分存货的损失准备为5000元。B公司未计提相关坏账准备。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A公司(债务人)的分析如下:
计算应付帐款的账面价值与所转让产品的帐面价值及增值税销项税额之间的差额: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1050000元-所转让产品的账面价值(700000-5000) 695000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800000× 17%)136000元=219000元
新准则公允价值法与旧准则账面价值法相比,债务人当期确认收益219000元,其中包括债务重组利得114000元(1050000-800000-136000=114000),资产转让收益105000元;原准则将债务重组利得219000元计入资本公积。
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
资本公积:219000元(公允法比账面法减少219000);
利润总额:219000元(公允法比账面法多219000);
所得税费用:72270元(公允法比账面法多219000 × 33%;设所得税率为33%)
净利润:146730元(公允法比账面法多219000 × 67%;设所得税率为33%);
B公司(债权人)的分析如下:
债务重组日,资产价值减少114000元,确认重组损失114000元(1050000-800000-800000×17%),利润减少114000,净利润减少:76380元。
可见,新旧准则不同方法核算的差异,对企业的权益、损益及资产结构均产生较大影响,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相关可靠。
:
[1] 本书编写组. 企业会计准则[M] .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3:255-262.
[2] 郑庆华.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M] .科学出版社,2006,5:102-105.
[3] 财政部制定. 企业会计准则[M] .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0:15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