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会计准则质量标准若干问题的研究
2017-09-05 04:59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对企业会计准则质量标准若干问题的研究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大量范文样本:
摘 要:会计准则的质量
摘 要: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对于会计准则研究和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自20世纪末以来,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特征成为国际会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初步形成,其质量如何应该有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拟对该评价标准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会计准则;质量标准;保障;体系お
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会计准则的高质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企业会计造假案引发了会计界对会计准则质量问题的讨论和建立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呼吁。迄今为止,质量会计仍然把其研究对象集中于质量成本的计算与报告上,严重地限制了质量会计的发展。事实上,如果把会计准则理解为一种特殊产品的话。会计准则确实有一个质量问题,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使其有效的规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直接关系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着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且最终会影响到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实务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理论问题。
1 会计准则质量的涵义
会计准则质量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
1.1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
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其工作过程中满足会计准则产品质量要求的程度,由制定程序质量和制定工作质量组成。制定程序质量是指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2 会计准则产品质量
会计准则是一个会计规范体系,其形式是一系列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文件,会计准则产品质量即指这些文件在满足、规范会计工作中所具备的特性。
1.3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指企事业单位及其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对会计准则的理解、运用及遵循情况。健全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只是为规范会计实务和行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遍布各行各业的广大会计人员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合理运用,没有这一点,质量再高的会计准则都将是一纸空文。
以上三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的,会计准则制定质量是前提,会计准则产品质量是核心,会计准则执行质量是保证。没有高水平的研究制定者,没有科学的制定程序,没有精心的组织、计划和安排,就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产品;而没有较高素质的广大会计人员的有效贯彻执行,没有对会计人员执行会计准则的严格监督,任何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其作用都将大打折扣。所以,要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保证我国会计改革的准则化选择最终获得成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而不能有所偏废。
2 会计准则的质量标准
2.1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
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会计准则在质量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标准和成果,是基于会计准则需求者的需求标准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是对需求者满意的一种预期。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人们对它的预期是,通过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以使会计信息达到高质量,即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由此可见,会计准则的质量目标应该是,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相关、可比、一致、透明和充分披露。
2.2 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质量特征
(1)会计准则内容的适应性。首先,对环境的适应性。当然,会计发展的国际环境是会计的国际化或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其次,对经济业务交易和事项特点的适应性。会计准则是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规范,因此必须适应交易和事项的特点。
大学排名 (2)会计准则能否反映经济实质。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的明显外表并不总是一致的,只有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才是真实的信息。因此,会计准则的内容必须能体现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