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识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2)
2017-09-06 01:13
导读:可以考虑对现行定期报告制度进行一定的扩充,根据行业特点采用新的报告周期或者对某些特别项目采用特别的周期。财务报告可考虑采用双重形式:第一
可以考虑对现行定期报告制度进行一定的扩充,根据行业特点采用新的报告周期或者对某些特别项目采用特别的周期。财务报告可考虑采用双重形式:第一重报告企业的短期财务情况,以传统会计恒等式为依据;第二重报告是关于长期营运的能力,主要报告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价值,目的是报告企业长期前景。
四、信息披露的重点向知识资本转移
知识经济的特点就是把知识作为资本来发展经济。其中,人的智力、科学技术、知识产权以及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作用。在传统经济中,土地、劳动。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生产要素,其他生产要素也依靠知识来更新和装备,知识的经济功能得到最充分体现,在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知识创造的价值占最大比重。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已高达60%—80%,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现金及其流转,而是转向知识的增值。一个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已成为重要信息。
知识资本信息主要包括无形资产信息和人力资本信息。在一些新型企业里,增值最快并最为重要的是知识产权和人力资源等知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将得到充分反映。正因为以知识为基础的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企业无形资产的状况越来越受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关心,他们需要会计提供有关无形资产的价值、构成、收益等方面的有用信息。1995年瑞典SKANDIA公司公布了世界上第一份知识资本的年报,在报表中通过对顾客、流程、更新和开发、人力因素、财务等方面的信息,对瑞典保险公司的知识资本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人力资源也将取代传统会计中固定资产等项目而成为企业利润形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企业,活劳动费用将成为产品成本核算的主要部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智力的价值应该具体化为货币度量,在创新能力成为资本的同时,知识也产品化了,最终将形成以知识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本管理体系。五、信息报告模式将进一步扩充
传统的以三大报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这不仅涉及到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基础的创新。
从横向来看,非财务信息将被广泛披露,主要包括背景、行业情况、关联方交易、股东及主要投资者信息等方面。现行财务报告往往局限于数据及其相关的说明,在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与其资金流动能够保持在一定程度上的平衡时,可以反映企业相关情况;但是如果两者发生偏离,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出现偏差。同时财务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报表数据,表外资料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企业财务报告应该增加以下项目:与工具相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持有目的、预期收益等相关信息;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人力资源综合情况、企业潜力等其他分部信息。
从纵向来看,可以借鉴美国学者韦尔曼的“彩色模式”理论,即将财务报告分为五个层次,从符合可定义性、相关性、可靠性和计量性的传统会计报告,到只符合相关性的事项,按逐渐模糊外延原则,全面报告与企业相关信息。
从产生报表流程的基础结构来讲,传统模式以记录为基础,记录与报告、分析、决策之间的时差较大,而借助反馈信息控制环节必须在记录之后完成。未来报告模式在数据收集和提取系统下,分析程序速度大大提高,决策与记录的时差缩短,记录、判断、控制环节也可同时并列进行,支撑未来会计报告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将有新的突破。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同时要特别提到的是,企业的责任将广泛被披露,企业所扮演的角度从方面逐步向社会与经济两方面并重。知识经济的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广泛关注导致了企业作为更高意义上的受托人在发展上的重心,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会计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