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与思考(2)
2017-09-10 04:34
导读:3、权益类部分科目 (1)资本公积变化。债务重组利得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而计入当期收益。以前债务重组利得不征税,现在计入当期收益要征税了。体现
3、权益类部分科目
(1)资本公积变化。债务重组利得不再计入资本公积,而计入当期收益。以前债务重组利得不征税,现在计入当期收益要征税了。体现了税法的公平性与时效性。二级科目的设置有所改变:原准则二级科目设置包括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在内的七个二级科目,新准则二级科目只保留股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核算内容简化了。
(2)库存股。这是新科目,借方核算企业收购的本公司股份金额,贷方核算转让、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笔者认为这个科目对上市公司是很重要,因为上市公司可能频繁发生股权的收购与出售,从而会对股市产生较大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总是积极地,所以这个科目很好的记录这种行为,这对加强上市企业的监管是有利的。
4、损益类部分科目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是新科目。下设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明细科目。笔者认为,面对现在物价波动较大的趋势,成本计量已经不准确,此会计科目的使用正好能弥补这种变化,调整出目前所具有的真实价值,能在企业投资、兼并、出售,评估等事项中发挥重要作用。
5、报表
新会计准则中报表最大变化就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地位上升,由附表成为一张主表。笔者认为这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后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对股东权益的日益重视以及它的变动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对国有企业而言,还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新会计准则对它的地位的提升也就理所当然了。
二、从新会计准则的原则规范角度进行分析
1、存货
新准则做出如下修改:(1)、由于原料物价上涨可能被企业利用作为调减利润的手段,所以取销了后进先出法,符合”公交车”原则。(2)、建造存货的借款费用符合条件的,可以计入存货的成本。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2、非货币资产交换
(1)计量基础不同。原准则只允许采用账面价值,新准则允许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成本,并确认损益。
(2)损益确认原则不同。原有准则下损益的确认取决于是否支付补价;新准则下损益的确认取决于是否以公允价值确定换入资产成本。
3、股份支付
(1)现行准则未对股份支付作出规定,新准则填补了空白,适应了上市公司实际需要。
(2)、对职工股份支付的确认,体现了与职工薪酬一致的原则,即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股份支付计入成本费用;不同的是计量基础。
(3)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授予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不确认后续公允价值变动;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计量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基础,后续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且引入了稀释的每股收益概念。
4、借款费用
主要变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概念的推出
它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另外,建造合同利息费用资本化也有变化,借款费用允许资本化的范围扩大了:由专门借款扩大到一般借款,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5、外币折算
外币投入资本不产生汇兑差额。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折算,采用交易日折算.笔者认为,由于原准则规定的合同汇率具有主观性的成分,容易被人为操作,特别是投入资本较大的情况下,对所有者权益影响较大.而采用交易日汇率后,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相等,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即简化了核算,又体现了投资人与受资人的对等性.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6、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这是新增加的概念.新准则对恶性通货膨胀判断标准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对会计报表用物价指数予以重述。恶性通货膨胀使会计数据明显失实,对报表的重述还原了报表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