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会计诚信模糊综合评价(2)
2017-09-11 02:06
导读:211 ),会计机构设置(u 212 ),会计人员管理(u 213 ),会计人员回避制度(u 214 ),交接程序(u 215 ),会计电算化程度(u 216 );U 22 包括6个因子,
211),会计机构设置(u
212),会计人员管理(u
213),会计人员回避制度(u
214),交接程序(u
215),会计电算化程度(u
216);U
22包括6个因子,即档案的管理(u
221),会计报表的编制(u
222),会计科目设置与核算(u
223),账簿登记(u
224),凭证填制与审核(u
225),依法建账(u
226);U
23包括3个因子,即不相容职务划分明确(u
231),资产保全(u
232),授权审批(u
233)。U
24包括3个因子,即信贷诚信状况(u
241),纳税诚信状况(u
242),审计及其他专项检查(u
243)。二、企业会计诚信定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一)确定评价对象指标集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其评价指标分为两个层次:准则层集U={U
21,U
22, U
23,U
24};指标层指标集u
2i={u
2i1,u
2i2,…,u
2ij}。其中i=1,2,3,4;j=1,2,…,k
j; k
1=6, k
2=6, k
3=3, k
4=3。 (二)设立相应权重集 指标体系中每一指标的权重是反映各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重要性的量度。评估小组可以根据它在不同条件下的重要性进行调整。权重的确定方法可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层次分析法(AHP)、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等。本文利用AHP法
[8],通过两两成对的重要性比较建立判断矩阵,然后用解矩阵特征值的方法解出,最后再对上述的逻辑性判断进行一致性检验。本文得到评价权重集分为两个层次:准则层权重集W={W
21,W
22, W
23,W
24},指标层权重集W
2i={W
2i1,W
2i2,…,W
2ij}。其中i=1,2,3,4;j=1,2,…,k
i; k
1=6, k
2=6, k
3=3, k
4=3)。每个层次的权重集应满足归一性和非负性。 (三)建立评价集 在评价过程中,对待评价的每个指标都设立一组模糊评价值。定义评语集为V={v
1,v
2,…,v
m},其中v
j(j=1,2,…,m)表示由高到低的各级评语。本文取m=5对企业会计诚信进行评价,则评价所确立的等级集合的评语集为V={v
1,v
2,v
3,v
4,v
5}={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获得评价信息矩阵 由评估小组根据指标层指标集u
2i和评价集V,对指标体系中指标层各个指标进行单因素评价,从而得到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其中,
r2ijm为某个准则层U
2i下的某个指标U
2ij的某个评价等级V
m的模糊评价隶属度,m=1,2,3,4,5。
五)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按下列步骤进行: (1)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价。先对各二级指标u
2ij(i=1,2,3,4; j=1,2,…,k
j; k
1=6, k
2=6, k
3=3, k
4=3)的评价矩阵R
2i作模糊运算,得到一级指标
u2i对于评语集
V的隶属向量 。本文采用加权平均M(·,+)算子。
一级指标权重向量W=(W
21,W
22, W
23,W
24),按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再对
R进行模糊矩阵运算,即进行第二次综合评价运算,得到会计诚信综合评价对于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
最终评价结果既可按照最大隶属原则来选取,也可由选用X值。由于本文最终要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综合计算,所以,本文选用W值作为定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相比较而言,X是一个加权平均值,表示企业会计诚信的最终评价分值,分值越高,说明企业会计诚信越高,否则就越低。如果多个专家组对同一个企业的会计诚信进行评价,可先计算出每一个专家组的评价值X,再对所有专家的评价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可作为评价结果。三、定性定量指标的综合计算 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对具有模糊性的定性指标进行评价,而定量指标可根据掌握的资料计算得出。在国外对于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在综合计算中通常是按6:4的比例进行计算的。由于我国当前诚信评估机构所需的评估信息和记录主要掌握在工商、税务、法院、银行等政府部门和机构手中,而且对诚信数据的共享和开放问题尚未有明确的规定,于是造成了诚信资料采集资料难度大、成本高、不公开等问题,因此当前我国的评估机构更多的得到的是一些定性资料,于是我们可以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在总指标中的权重比确定为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