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4)
2017-09-14 04:55
导读:3.加强对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他们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
3.加强对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虽然他们也要服从负责人的领导,但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他们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和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应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的检查,促进会计人员思想水平不断提高,使其能自觉抵制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以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可信程度。
4.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既然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难于完全分离,为了减少和防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会计工作管理部门就应将管理工作深入到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有效地监督和指导有关单位的会计工作。虽然我国会计信息失真较为普遍,但多数企业的虚假会计信息仅仅在于骗取投资者、债权人或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信任,并未给他人造成直接损失,或者损失不明显。人们对这类虚假会计信息缺乏足够的警惕,在会计法规中,也常常是规定不得如何如何,对违反行为缺乏相应的处罚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恰当的行政管理手段是非常必要的。连云港市采取的建帐监管制度和呼和浩特市采取的会计帐簿统一管理制度,都是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有益尝试。
会计信息失真,虚假会计信息产生,其具体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极为复杂,要治理,就不能单纯靠一种措施,而必须注意对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为此,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好转。总之,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1]陈汉文等.《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1999年第5期.
大学排名 [2]赵英林.《企业会计委派制质疑》.《山东财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葛志兴.《会计信息供求质量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财务与会计》.2000年第4期.
[4]冯淑萍.《加强会计法制建设的重要措施》.《会计研究》.199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