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力资源会计如何定位的一些思考(3)
2017-09-17 01:56
导读:四、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既然是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的资源,会计就应当对其经济价值予以计量和报告,如实地提
四、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很多人认为,人力资源既然是企业的一项最重要的资源,会计就应当对其经济价值予以计量和报告,如实地提供有关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变动的信息,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笔者认为这恰恰就是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误区。试想人力资源会计真的就能达到如实地提供有关人力资源价值及其变动信息的效果吗?会计界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现状和人力资源会计在会计实务运用中的地位已经给出了答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无法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如实反映呢?笔者认为,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不能按照反映物质资源价值的思路,通过会计来反映人力资源的价值。为了会计反映而进行的人力资源价值研究会“由于涉及到许多主观因素和假定条件,使得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模型大相径庭,从而难以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会计体系之中”。 其实,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可能是徒劳无益的。人力资源确实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是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中,除物质资源外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作出贡献的并不只有单纯的人力资源,诸如企业的治理结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等非显性因素都会对企业整体价值产生。这些非显性因素和人力资源有相似之处,都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在企业中发挥作用,都存在产权不够清晰特点。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那就是人力资源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和实体性特点。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这些影响企业价值的非显性因素和人力资源统称为非物质要素。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很难单独确定这些非物质要素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是多少,因为它们往往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各自都发挥作用时才能体现出其整体价值的最大化,或者说缺少了其中的某一个要素就会使这些非物质要素整体作用的发挥大打折扣,尽管我们一般认为人力资源所发挥的作用是主要的。另一方面,这些非物质要素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必需要借助于物质要素才能体现出来,即必须通过企业所生产产品在市场上的表现来得以体现。如果企业产品价值不能在市场交换中得以实现,则所有非物质要素的价值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很难避开市场来谈论企业整体价值,避开物质资源来单独确认非物质要素的价值,也很难绕过影响企业价值的非显性因素而单独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经过以上,到底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当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笔者认为,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财务会计的体系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货币化的数量信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远远不及物质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明显。其次,将人力资源价值纳入财务会计体系业不利于人力资源作用发挥的最大化。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具有能动性的企业经营管理要素,树立有战略眼光的管理思维,设计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这些才是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应当致力的方向。综上所述,笔者比较赞同将人力资源会计归入管理会计体系之中。
:
[1]伍中信,王跃武.人力资源会计之产权经济学.财经与实践.2005.01.67-71 [2]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3]龚北辰.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与实际的有关问题.中南大学学报.2003.04.235-237
[4]谭劲松,王朝曦,谭燕.试论智力资本会计.会计研究.2001.10.41-47
[5]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的四大难题.会计研究.1995.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