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群体的经济学分析(2)
2017-09-17 02:15
导读:四、系统 这个层次的会计人员是一个专门的群体,有比较特殊的工作性质,其会计监管对保卫国家资金的安全,有不可忽略的作用。随着市场成分的加大
四、系统 这个层次的会计人员是一个专门的群体,有比较特殊的工作性质,其会计监管对保卫国家资金的安全,有不可忽略的作用。随着市场成分的加大,他们的地位和经济收入属于会计行业的中下层次。近年来,少数地方的金融部门承接了国家委派会计的经验,如河南周口市农行系统,自2000年4月,在全市250个营业网点中同时推行了会计委派制。通过实践,周口市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据了解,农业银行总行已将他们的经验向全国农行系统转发,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积极的。这是金融系统会计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即依然沿袭那种陈旧制度的用人模式,其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犯罪率居高不下,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责任身份,会计究竟该对谁负责呢?虽然会计人员有《会计法》作后盾,但和实际运作的这段距离,常常把会计人员弄得汗流浃背,你敢得罪领导?你怕不怕打击报复?你怕不怕调离现岗?你怕不怕在职称的评定上卡你?你怕不怕在报酬的分配上吃亏?你怕不怕下岗?谁来回答这串火辣辣的现实。由于存在制度上的缺陷,人们已经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如广东恩平市建设银行原行长侯春幸,他一支笔发放贷款搞掉了36亿元,且大部分无法追回,银行垮了,钱没有了,职工的饭碗砸烂了,这是令人痛心的灾难性后果。所以,防范金融系统的会计风险,必须而且应该推行更加完善的会计委派制度,这一制度既能有效地制约会计人员,又能保证他们的正当利益。
五、执业会计 目前,中国现有会计师事务所4800多家,执业会计师62万多人,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在会计业内,这个层面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年收入比较可观。在业务活动中,虽然他们有其严格的执业规范,但一些事务所的会计师们为了自身团体的利益,或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而伙同造假,有时为了三五千元的收入,无所顾忌随便出具一份500万元或2000万元的验资报告。简言之,从社会负面效应来讲,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因为执业会计的误导,可能为某些企业的经营者营造商业欺诈的机会。
六、民营企业会计 这个层面的会计人员成分复杂,他们中间有高级会计师、会计师、助会和一般的会计人员,另有部分原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退休或下岗的会计。他们为各自的老板打工,其中有的老板拥有几十亿、几亿、几千万、几百万不等的资产。这部分会计人员的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处于这个群体的上层人员,年收入达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都有。高额收入决定了这部分人一定级别的社会地位,在某些方面他们代表老总处理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各部门的执法人员有着广泛的联系,出入大宾馆,有时陪一些政府官员,没有办不成事的。属于这个层次的会计人员,当今社会改革对他们冲击不大,他们凭着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可观的收入,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他们在财务上为老总进行有效的税收筹划,但也有一些不法之徒不顾国家税收法律,偷税骗税,甚至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这种严重侵犯公众利益的行为,致使社会剩余产品的分配出现很大偏离。虽然这在行业中不占多数,但性质恶劣且数字惊人,不可小视。另一层是民营中小型企业的会计,年收入大部分在万元到几万元之间不等,个别年收入10万—20万元的也有,但不是年年如此,这得根据老总们的心情和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再者,一些原国有集体企业的下岗会计, 他们普遍存在一种失落的心态,但现在有了打工的机会,且高于过去的工资收入,能够养家糊口,日渐精神起来。但是,属于这个层次的会计,他们始终牢记着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对企业老总言听计从。总的来看,这个层次的会计人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论业务水平的高低和收入的多寡,他们之中一些人简直就是偷税的高手,唯一的区别是偷税数额的大与小。业内人士估计,全国每年税收流失至少1000亿元,这1000亿元在法律法规以外的经济活动中就这样消失了。所以,中国日益崛起的众多的民营企业中大大小小的会计,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群体,因为在整个社会的税收流失总量中,他们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