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财务报表中内部商品交易产生的所得税抵销(2)
       2017-09-17 02:41
      
	  导读: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应对由于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单个财务报表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抵销,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应对由于存货计提跌价准备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单个财务报表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抵销,抵销处理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20×25%)   二、编制连续合并财务报表时的抵销处理    
  在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上期编制调整和抵销分录时涉及利润表中的项目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未分配利润”栏目的项目,在本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时均应用“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代替。 
  例3,沿用【例1】和【例2】资料。乙公司在2009年将2008年向甲公司购入的A商品对外销售了60件,剩余20件A商品2009年12月31日的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 
  则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将上期抵销的存货价值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等对本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进行抵销,抵销处理如下: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80 
   贷:营业成本 8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5 
  对本期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20 
   贷:存货20 
  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0万元,在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5万元,本期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1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5 
  对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 
  借:营业成本 15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15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剩余A商品20件的可变现净值为90万元,成本为100万元,乙公司2009年12月31日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10万元,小于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20万元,应将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全部抵销。在此之前,已抵销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20-15),所以本期应抵销存货跌价准备5万元,抵销处理如下: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5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期末结存的商品因抵销存货跌价准备应抵销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2.5万元(10×25%),因年初已抵销5万元,所以,本期应转回2.5万元,抵销处理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2.5 ●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张志凤.合并财务报表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财政研究,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