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与迫切性(2)
2017-09-19 01:06
导读:(二)是防止税款大量流失的重要措施 近几年来,每年因各种偷税、逃税、骗税、越权减免税等造成的税收流失已经相当严重。其中,仅1997年的全国税收
(二)是防止税款大量流失的重要措施 近几年来,每年因各种偷税、逃税、骗税、越权减免税等造成的税收流失已经相当严重。其中,仅1997年的全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就查出各种违纪金额220.35亿元(其中涉税金额167.05亿元),而我国的财税大检查已经连续进行了十几年,从历年大检查的结果看,违纪大产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违纪面越来越广,涉税违纪案越来越多,查获的违纪金额也越来越大。设立税务,配备既懂税法、税制,又精通会计业务的专门税务会计人员,根据税收规定和生产经营情况及时、申报纳税,及时、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有助于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上缴。与此同时,企业税务人员能对企业税务资金的运动情况进行潜心,有助于税务机关发现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及税制的不完善之处,从而促进税收征管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有效防止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
(三)是促进企业增强意识,降低纳税风险的重要措施 国家的税收政策是根据全国的情况制定的,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产品、某一项目,可能因主、客观原因而使经济状况相对悬殊,有的可能获得推迟纳税期或减免税照顾,有的就可能不予照顾。企业纳税人应该做守法人、文明人、精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也要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如有权申请减税、免税、退税;有权请求税务机关解答有关纳税;有权对税务处罚要求举行听证;有权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复议;对上一级税务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税务人员营私舞弊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或控告;有权在税收规定容许的前提下综合权衡各种投资方案、经营方案与纳税方案,使其形成最佳组合,即进行税务筹划,从而达到既合法纳税,又可达到税收负担最低化、降低纳税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的。
(四)是强化征纳双方的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 设立税务会计一方面可促进企业充分研究税法、税制,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避重就轻、避虚就实等策略进行合理避税,另一方面也可促使税务机关在税收实践中,对发现的税收立法、执法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堵塞漏;同。这有利于规范征纳双方的税收行为,完善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公平的市场竞争规则,贯彻无差别待遇原则,实现非歧视竞争目标,优化税收环境,公开、公平、公正地依法治税,激励竞争,提高效率及征、纳税人员的素质,促进生产力。为建立一个全面开放、统一规范和公平竞争的国内大市场,创造良好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强化征纳双方的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
(五)是发展会计学科的需要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统一的会计模式制约了会计学科的发展。一方面,由于我国税法的不健全和多变性,会计跟着税法、税收制度的变化走,成为解释及执行税收政策的工具,到会计信息的一致性,使会计处于不稳定、不规范的状态,同时给会计教学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会计理论研究及其也由于考虑到国家财政承受能力而停滞不前或难以应用。会计准则脱离税法限制,可使会计理论研究围绕其目标,按其内在进行。随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实施与完善,以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为依据的财务会计逐渐形成稳定、独立的会计学科,与此同时,随着税法、税制的不断完善,建正并发展独立的税务会计,有利于扩充和完善我国会计学科体系,推动我国会计理论向规范化、化、国际化、化发展,这也是会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经济贸易的增长,以及贸易合作范围的扩大,涉税案件也会日趋复杂,涉税犯罪的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国际性公司的偷、逃、骗、避税等行为手段层出不穷,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具有国际可比性,要求对我国税制进行结构性调整和制度化创新,按照国际惯例和WTO原则进行税收立法和行政管理,实现税收征管印规范化、法制化。我国现行会计准则与通行的国际惯例之间具有很大的差距,会计准则完全依从于税法规定,会极大地影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不利干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为了符合税收的国际惯例,改善投资环境,防止国际避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进一步扩大我国在国际间的经济往来,建立独立的税务会计就显得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