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会计电算化管理(2)
2017-09-19 05:59
导读:1.由原始凭证直接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在这种情况下,记账凭证上应有录入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稽核人员签名或盖章,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
1.由原始凭证直接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在这种情况下,记账凭证上应有录入人员的签名或盖章,稽核人员签名或盖章,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收付款记账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打印输出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
2.手工事先作好记账凭证,机录入记账凭证然后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保存手工记账凭证与机制凭证皆可。
二?账簿、报表的生成管理
1.日记账每天打印,一般账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或按季、按年打印,发生业务少的账簿可满页打印。
2.现金、银行存款账采用打印输出的活页账装订。
3.在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账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账可用“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替代。
4.在保证凭证、账簿清晰的条件下,计算机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中表格线可适当减少。
三?关于磁性介质及其他介质的管理
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改其他介质,在未打印成书面形式输出之前,应妥善保管并留有附本。为了便于利用计算机进行查询及在电算化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恢复,这些介质都应视同会计资料或档案进行保存,直至会计信息完全过时为止。因此应根据自己的设备条件和管理要求,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数据资料备份制度。要有专人负责对计算机内的会计信息进行日备份、月备份、年备份,同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以便计算机出现故障或遭到病毒侵入时,能保证以最短的时间恢复系统的运行。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除了备份会计信息资料之外,还应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汉字系统、软件编程语言、软件以及使用说明书等备份和收集归档。
3.对计算机内凭证及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台账、报表应视同会计资料按月做两套软盘备份,交给会计档案保管员分别放置不同的地方妥善保管。有条件的最好将一年的资料用刻录机刻录到光盘上保管,这样更安全。
4.对于用磁盘或磁带进行数据备份的,备份软盘必须贴上写保护标签,装入盘套放进硬盒,存放在安全、洁净、防热、防潮、防磁的地方,防止由于存储介质损坏使会计档案丢失。
5.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对于会计电算化档案随意存放、毁损、散失和泄密,对非法伪造、涂改、变更,故意毁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行为都要进行严肃处理。
6.各种会计资料以及存储在磁盘、磁带、硬盘上的会计资料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本单位,经领导同意存放在磁介质上的会计资料借阅归还时,还应认真检查病毒,防止感染病毒。
四?关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资料管理
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之后满3年。
七、会计人员管理
推行电算化,必须挑选、培养知识面广的人才,搞财会的要懂计算机,搞计算机的要懂财务业务,否则半边把式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另外,基层单位的操作人员必须懂得中文输入及懂得计算机的使用,操作人员的文化水平制约着电算化的开展。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后应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及对使用人员的管理。基本是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原则,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尽量将之与各类人员的利益挂钩,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加强内部牵制,保护资金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使会计信息更加安全与完整。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几年来电算化的推广减轻了管理人员特别是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为带来了效益。同时电算化的实施使企业管理和会计工作走向规范化。会计电算化的促使了会计职能的转变,使会计人员从算帐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经营和管理,使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能从核算人员变为一名企业真正的管理者。实行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可以说电算化是打开企业管理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