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

2017-09-20 01:25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论文是很好的参考: 资源和生态资源构成人
资源和生态资源构成人类生存和进行活动的基础,人类可以从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获得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由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减少资源数量的耗减费用,由于废弃物的排放而造成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由于保护环境发生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等等费用,都应纳入环境的核算范围。环境资产、环境效益和环境费用等作为独立环境会计要素,构成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本文试借助财务会计确认会计要素的标准对环境会计各要素进行确认。  一、环境资产  (一)环境资产的确认  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货币计量,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其中;(l)可能带来未来效用是指它蕴藏着可能的未来效用,它单独或与其他资产结合起来具有一种能力,将直接或间接产生或有助于产生未来的效用。(2)从已经发生的事项取得是指特定个体通过某种行为获得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控制是指特定主体可能不拥有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够对其行使使用权。(3)环境资源是指人类以土地、森林、草原、水域、矿藏等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和由自然资源派生的生态资源,其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经济活动有重大。  环境资源能否作为环境资产加以确认,它应符合如下确认标准:(1)未来效用的可能性。在确认标准中采用可能性的概念,是为了指出与项目有关的未来效用实现存在的不确定程度。(2)计量的可靠性。当会计核算资料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会计信息使用者作为决策的依据时,该会计核算资料就具有了可靠性。由于会计计量和反映技术的局限性,由于环境资源的复杂性,会产生所反映的事实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这不属于偏向,仍可认为其具有可靠性。(3)环境资产的地域范围、环境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特定财产”,在国家对地域进行划分的同时,也划分着环境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环境会计只对本会计主体内的环境资源进行确认。  当环境资源是花代价取得时,其价值可以按所花代价进行计量(暂不考虑所花代价是否合理);当环境资源是凭借某种权利取得,或是大自然赐予时,对于这种不花代价取得的环境资源可以依据合理的估算进行计量,如果无法作出合理的估算,如未探明储量的自然资源,就不能作为环境资产确认。在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无法对其直接计量的,因此环境会计的计量要大量地依靠合理估计的方法,但只要估计具有合理性,就可按估计的结果进行计量。  一项环境资源要作为环境资产加以确认,应符合环境资产要素的定义,符合确认标准,并具有相关的属性,能够合理地对它进行可靠的计量或估算。  (二)环境资产的特征  环境资产种类极多,但是环境资产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  l、环境资产的开发利用具有不可逆性。不可逆性是指开发利用环境资产的行为破坏自然资源的原始状态以后,再将其恢复到未开发状态,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必须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特性。  2、环境资产的变化符合生态平衡机制。在一定限度内的环境资产消耗,可以通过生态资源系统的自我调节机能和再生机能得以补偿。如果不符合这种平衡,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和失衡,因此环境资产的增减变化必须遵循生态平衡规律。  3、环境资产具有稀缺性。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或其再生的时间相当长,其储量会随着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使其成为稀缺的资源。  (三)环境资产的分类  l、按照环境资产的形态分类,分为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自然资源是指由自然界长期形成的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经济的前提条件,包括土地、森林、水域、矿藏草原等等。自然资源按照其能否人造又可分为人造自然资源和非人造自然资源。生态资源是指独特的生态系统、独特的地形地貌、野生生物群、优美的自然风景等,以保持原状的形式进入人类生产消费领域。生态资源只有不被开发,不被破坏,才有效用价值。  2、按照环境资产能否再生分类,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依靠自然现象或人类的经济活动,不断再生的资源,如地球大气层、阳光、空气、人造森林等等。不可再生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不论通过何种活动都不能增加其储量的资源,且会随着开发利用而不断减少,如矿藏等等。相对来说,可再生资源中的一部分是取之不尽的,而且难以计量,一般不作为环境资产纳入会计核算系统。  3、按照环境资产的经济学意义分类,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自由取用资源是指数量非常丰富,任何可能的使用者都可以无偿使用的资源,如未开垦的土地、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经济资源是指具有稀缺性,使用者必须付出一定代价才能使用的资源,如矿藏等。由于环境资源的过度开采,使自由取用资源逐渐向经济资源转化,其数量越来越少。  (四)环境资产的计价  环境资产计价是指以货币来衡量环境资产的价值。从资源稀缺的角度来,资源分为自由取用资源和经济资源,而且经济资源的范围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既然是经济资源,拥有、使用它都要花代价,并形成资源的价格。从资源的补偿角度来分析,自然资源的更新速度是有限的,环境资源稀释、分解和同化废弃物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经济活动中对环境的利用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资源等级的下降。为了满足经济活动的要求,人类不得不追加投资以维持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现状,此时的环境资产已包含了劳动量因素,并以货币表现为环境资产的价格。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分析,环境资产有限,不能充分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资产,需要确定资源的价值。总之,只要良好的环境已经成为经济上稀缺的资源,为了兼顾经济发展和对环境的保护、利用,有必要以某种方式对环境资产进行计价,并使其价格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环境资产的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上一篇:企业内部如何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