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研究(2)
2017-09-20 04:10
导读:2.2 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企业是否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
2.2 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由于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企业是否应用管理会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和各级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如果企业领导者缺乏对应用管理会计重要性的认识,则会继续凭过去的经验或主观判断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而不应用管理会计。
我国多数企业很少运用管理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为管理会计有些方法的应用是建立在较高管理水平基础上的,上市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内部机制比较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比较完善,因此这些企业具有内在驱动力去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这种驱动力通过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专门为现代企业进行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正好满足了企业的这一需求。而现在中国多数企业尚未达到这种较高的管理层次,造成管理会计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一些先进方法的应用。
同时,新世纪的管理会计人才从总体素质上应该是具备高智能、高创造力和具有博、专、新知识结构的人才。作为企业会计人员来说,要在短时期内熟练掌握和全面使用新的技术有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了管理会计效能的发挥,再加上我国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经营者中许多人没有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对管理会计只是略有所闻,对于全面预算、风险分析、差量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等都知之甚少,无法有效地利用管理会计信息作为自己预测、决策的依据,决策盲目性较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管理会计的应用和作用发挥。 2.3 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管理会计信息获取的成本较高。获取信息需要付出成本,如果对信息的质量要求越高,那么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成本就越高,这些成本也包括信息无效给使用者带来的损失,管理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和及时性,这些特征就对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管理会计的应用涉及组织制度变革等问题,期间产生的转换成本导致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对短期成本效益的顾虑是妨碍管理会计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的管理会计可操作性差。我国的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仅限于对国外著述的翻译介绍,很多属于纯理论的探讨,不具有应用的针对性,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主要采用数学和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大多为数学分析模型、数学规划模型、矩阵代数模型,令人望而生畏,在没有较好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管理会计在理论层面上是缺乏可操作性的。
3 针对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1)建立健全经济体制,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环境给予支持,营造一个适合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使管理会计在自身的实践中不仅得到充分应用与发展,而且为理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因此,应加快健全金融体制、价格体制,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只有当市场是健全的,市场提供的信息才及时有效,才能为管理会计的方法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企业需要努力减少影响企业管理部门决策的行政因素,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自主决策,在完善相关法律方面,我国需要加快出台管理会计准则,对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实践加以指导和规范,必将极大地推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普遍应用。
(2)强化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要增强企业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可以从培养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着手,企业价值包括人力资产的价值、生产价值和财务价值。企业在增加入的价值和生产价值方面表现出色,财务价值也不会逊色,当企业追求价值最大化,必须借助管理会计进行价值测量。管理会计围绕成本、时间、数量、差错、员工满意度五个方面测定价值业绩,力求反映员工满意与顾客满意的程度,最终通过资产收益、市场份额、边际收益、利润、销售额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价值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以逐步营造不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企业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