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区别探析(2)
2017-09-20 05:18
导读:三、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提出以来,学术领域、教学领域都在同时使用这两个概念,造成的结果是人们疑惑丛生,疑惑
三、区别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的意义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提出以来,学术领域、教学领域都在同时使用这两个概念,造成的结果是人们疑惑丛生,疑惑之余只能盲从,继续盲从会导致企业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教学概念继续模棱两可、学术机构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研究和工作方向,上述结果最终会影响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一)有利于澄清教学中的模糊概念。目前,计算机会计教材比比皆是,名称不一,有会计信息系统、计算机会计学、会计电算化、电算化会计、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等诸多称谓,笔者不反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但教学过程的授者是教师,受者是学生,名称和概念过多会导致授受双方无所适从,会使教学缺乏说服力,也会使学术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思想,这可能是会计信息系统教材参差不齐、内容相左的重要原因。会计信息系统结合了信息论、系统论的思想,吻合了会计信息化的概念,适应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是计算机会计教材名称的首选。 (二)有利于企业正确定位自己的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进程受制于信息技术的发展,1979年我国开始搞计算机会计的试点,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直至1990年国内才推出第一批品牌的会计软件,可以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一个企业能够拥有自己的计算机硬件,找到合适的会计软件已属不易,不存在网络大规模的应用和遍地开花,而且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企业的计算机会计确实是只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徘徊,软件生产厂商开发的会计软件业主要停留在会计电算化上,即能够用软件替代手工完成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工作,阿尼塔。S.霍兰德所谓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是手工会计的翻版”即是这个意思。20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大中型、分布式数据库逐步应用于国内信息处理领域;随着F/S(文件/服务器)逐步向C/S(客户机/服务器)、B/S(浏览器/服务器)体系架构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ERP产品推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有实力、有能力取得上述技术与服务以后,计算机会计脱离了“信息孤岛”时代,进入了集成财务、生产制造、供应链、人力资源、经营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时代,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孤立的系统,会计信息系统不再单独地服务于部门需求,会计信息会随着更准确的输入、更深层次的加工、更实时的处理以及满足了更多样的需求而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当然并非所有企业都适用C/S、ERP,所有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正确定位,无论企业规模大小,无论企业的硬件架构和所选用的软件层次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企业一并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可见,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已是趋势使然。 (三)有利于学术机构名称和职能的正确定位。为学术机构冠名以会计信息化并非文字游戏,学术机构担负着对本学术圈内学术研究正确引导的重任,学术机构的命名体现着时代色彩,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应用水平。因此,适时转换名称是学术机构的必然选择。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会计工作更多地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成果,此外,它同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践工作。会计信息化是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而产生的,它要求人们以新的视野、站在整个企业的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工作,构架新一代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促使企业推进全面信息化建设,最终促使整个社会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