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2)
2017-09-26 01:08
导读:3.预算会计的核算科目设置不完整 我国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科目体系同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制度的改革
3.预算会计的核算科目设置不完整
我国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科目体系同几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收支制度的改革,对于预算会计体系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上来说,近几年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核算有了较大程度的完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我们发现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科目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实际需要,需要增设新的会计科目;另一方面,实施部门预算改革按原有标准分类设置的会计科目已经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后提出的新举措,进而使得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入和流出没有办法得到合理地预算控制。
4.现行的预算会计不能够适应未来我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国政府部门对于事业单位的投融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快,政府投融资必然越来越多元化。随着私人部门介入公共领域的增多,对政府部门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就必然要求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信息达到可比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预算会计核算来看,预算会计没有办法为政府的未来投融资体制改革提供全面完整的信息。 三、解决现行预算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1.重新构造相对完整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预算会计要能准确反映部门的收入和支出
我国当前执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等三个部分。但是,随着预算管理核算制度的改革,这一核算体系必将越来越完善。对于不以盈利为目的政府单位会计可以按照其核算重点的不同进一步分为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应对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从整体框架上进行全面改革,研究制定我国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会计报告制度。预算会计体系在短期内应该由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构成,长期内应该构造一个完整的会计体系,既要包含财政总预算会计,也要包括行政单位的核算会计。另一方面,政府预算会计也要能准确反映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要准确及时编制部门预算,部门预算要按照年度所有因素和涵盖的相关收入支出准确核算,预算会计的编制要能够控制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向。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2.预算会计需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行政事业政府单位的经营性收支活动采用的还是收付实现制,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这一种会计核算方式在国库集中支付的制度里面越来越暴露出其不足之处。所以,长远发展来说我国的预算会计应该引入权责发生制,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政府事业单位的收入只在政府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如果是接受服务则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列为负债反映,这种情况下,政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就可以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果。事实证明,在某些部门的预算会计核算中采用权责发生制更能够准确地反映政府财政收支的真实情况。例如,在税务部门中,其个别税种的核算就可以采用这一方式,如房产税、政府间补助收入就可以确认收入;离退休养老金、补助支出就应该确认负债,这种确认方式更容易核算单位内部往来账号债权债务的预核算。
3.在可能的情况下,逐步改革预算会计科目的设计体系
针对上面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核算存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国今后在预算会计的改革上首先要争取使得预算科目的分类适应部门预算制度的需要,将一级科目改按部门设置,体现出部门日常维持性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性质,再在此基础上,增设二级和三级核算会计科目,以准确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会计的核算实质。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在编制预算会计时,应该严格遵守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在准确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尽量结合单位自身和未来发展特点,逐步改革预算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发现有核算不完善的地方,应该灵活变通。总之,要争取建立一个全方位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