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游戏会计何时休(3)
2017-09-26 03:01
导读:会计上有很多计量和确认的原则,如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以及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是,通过
会计上有很多计量和确认的原则,如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以及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是,通过财务安排,很容易规避这些原则。
如历史成本原则,资产必须按照取得成本计价,但可以通过以实物投资方式实现资产的增殖,有很多可以绕过历史成本原则,使企业资产按现值体现在账面上,世纪星源当初的手法就是这样,尽管现在这些手法已被新会计标准所禁止,但完全可以再换个形式来运作,就象郑百文,你说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不能产生收益,我就策划成资产转让,资产转让总可以产生转让收益吗,财政部拿我没办法。
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原则:你说广告费和研发费要直接进入当期损益,我总有办法让他资本化。当年,IPO时,我的商标就不投进去,上市公司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广告费我母公司承担一部分,等适当时候,母公司把这个商标卖给上市公司,也就把垫付的广告费收回来,实际上,当初代垫也是假的,只是挂在账上,等出售商标时,再一笔冲销。君不见,万家乐、宏远、美尔雅就是这样做的。科利华也不简单,它的研发费用都是委托开发的,既然是委托开发的,当然可以资本化了。
谨慎原则:世纪星源资产置换带来的巨额收益还要根据"谨慎"原则,慢慢受用,该公司97年度审计意见解释段称:贵公司转让龙岗第二通道60%权益,当期确认的利润为272500405.44元,递延的收益为229700705.44元。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这个原则很有意思,当企业要形式时,它就拿制度来为自己辩解,如最近为了规避财政部关联方交易新规定,天津几家上市公司包括天津磁卡、南开戈德纷纷把自己的销售公司非关联化;而当企业形式不符合财政部规定时,如并购日的确定,他就以实质来吓唬人:我这个收购是不可逆转的,控制权已经转移到我头上,钱没付、会没开、手续没办还只是形式的东西,明白什么叫"实质重于形式"?ST黄河科将托管收益计入主营收入,理由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这个原则更可怕,不管钱有没有收到、能不能收到,只要我货一发出、劳务一提供,就确认收入;甚至就是一纸协议,就认定利益可以流入,就可以确认为收入。现在发生这么多的上市公司被掏空现象,难道上市公司真得就有那么多资产让大股东掏?其实,有一大部分是大股东包装上市公司留下的账面巨额欠款,就象ST高斯达,高斯达入主时,上市公司哪还有什么资产?还不是这几年大股东账面输血形成的巨额欠款。明知道连本金都不能收回,还要应计利息,这种事情在大股东占有上市公司资金事件上很常见,空头支票在会计上也可以确认为收入。
我粗略看了四家巨亏上市公司2001年报,这四家公司分别是江西纸业(6000053)、民族化工(000635)、通化金马(000766)以及兰州黄河(000929),这四家公司2001年分别报出每股收益-1.86、-1.72、-1.3、-1.3元的巨亏,可是他们竟然没有被"ST",带着这个疑问,我查阅了这些公司报表,发现:
1、江西纸业巨亏的主要原因是对大股东占用的99078万元巨额资金计提了23372万元的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2、民族化工巨亏的主要原因是存货盘亏2930万元、计提坏账损失8371万元并计入当期损益
3、通化金马巨亏的一个原因是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28090万元并计入当期损益
4、兰州黄河巨亏的主要原因是计提了巨额的坏账损失,因会计估计变更而多提12180万元的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会计师分别对江西纸业(6000053)、民族化工(000635)、通化金马(000766)以及兰州黄河(000929)出具保留、带解释、干净、干净意见。
这些公司都认上述计提是会计估计变更或当期发生减值准备,将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变更数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导致其2001年巨亏但2000年还有微利甚至绩优的情况,四家公司2000年调整后的每股收益分别是0.22、0.16、0.809、0.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