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若干问题的相关探讨

2017-10-12 02:28
导读:会计论文毕业论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若干问题的相关探讨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毕业   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除应计提应收
毕业

  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除应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外,同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可见,国家对企业资产质量计价的规范性提高了。 

  1、我国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计提减值准备是为防止资产计量不实、企业虚盈实亏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但从实际年报披露的相关信息来看,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普遍存在问题。 

  1.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主要方法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对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有利于增强资产相关性,挤掉“泡末”,避免以虚增资产和利润来降低资产的真实性。企业管理层1般会在会计制度或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使用以下调节的方法: 

  (1)提取较低比例资产减值准备,甚至注销资产减值准备来达到提高当期会计利润,以实现扭亏。 

  (2)某些公司为了扭亏,实现盈余,避免连续亏损而被ST或PT ,巨额冲回以前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或巨额计提而造成年度业绩平平,为以后转回增加利润打下基础。 

  2.资产减值准备在操作中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1)资产减值确认标准不统1。现行会计制度和准则的不完善给资产减值的确认带来难度。显然,各项资产确认标准的不同导致对如何判断1项资产是否存在减值产生了不确定性。 

  (2)资产减值准备确认时间不明确。会计制度规定“对于计提减值准备的时间,企业应定期或者于每年年度终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杳,合理预计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且必须每年至少1次。”在操作中,“年度终了”较好把握,而对“定期”的概念没有具体规定。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3)计提减值准备金额依据不明确。由于确认标准不统1导致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存在较大弹性。 

  对于计提多少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制度》中分别规定按照各项资产的成本、相关市价、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等确定,但“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是对未来而言的,在确定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1定程度上依赖主观判断,依据相关数据估计。 

  3.资产减值准备在会计报表中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计制度》并未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做明确的规定,企业报表只列示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冲回的金额,如存货准则中只要求披露当期计提和当期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及确定可变现净值的依据;固定资产准则仅要求企业披露当期计提的减值损失和转回的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准则也仅要求披露当年提取的减值准备。这些信息并不足以让会计报表使用者充分理解报表,不符合会计目标——决策有用原则。 

  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改进建议 

  1.完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 

  (1)制定统1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我国尚缺乏统1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现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约定缺乏系统性,对产生的共性问题没有统1规定。鉴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因此制定1个系统、完善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准则己迫在眉睫。 

  (2)加强确认与计量的规范。应当借鉴国际会计准则,明确地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方法和提取转回时间,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 

  在减值准备的确认时点、减值迹象判断标准,减值准备转回的时点和标准,销售净价的计量、现金流量、折现率的估计等,都应做出具体、细化规范。 

  2.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因此,决不能忽视对企业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否则资产减值会计制度将难以顺利推行。 

  (1)加强自律性管理。会计人员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现实会计实务中,业务素质、本位利益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使会计人员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可见,对会计人员自律性管理的重要性。 

  (2)提高专业素质水平。在资产减值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的同时,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制定与减值准备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 

  资产减值准备极大地增加了审计风险和审计成本。因此,制定与减值准备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极其重要,这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 

  为了规范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应强化审计师职责,尽快制定相关的独立审计准则,明确各项减值准备的具体审计程序,努力通过独立审计遏止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 

  4.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由于资产减值的确认与计量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加强对减值信息披露的规范,充分披露资产减值信息尤显重要。 

  企业除在财务年报附注中披露本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计提比例、计提依据和方法外,还应详细披露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事实及环境、减值准备确定的具体方法及其理由,这样才能确保相应的财务指标具备可比性,以限制企业操纵利润的行为。 

  5.建立完善信息与价格市场 

  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不健全,不能定期、及时地公布各种资产的最新市价,资产减值会计的可操作性较差,绝大部分商品及股权难以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因此,应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价格、会计信息资料,使企业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增强资产减值信息的公允性和客观性,以此减少资产减值会计中的主观因素,缩小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空间,也为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奠定客观基础。 

    上一篇:中西方责任会计的差异研究及相关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