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2)
2013-09-12 01:15
导读:1、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师语言要生动幽默,善于启发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
1、教学方法要多样,教师语言要生动幽默,善于启发诱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主动、形象、直观等多种教学方法,以生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教学生情并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
2、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接触英语。
小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来源于对展现在他面前的事物的新奇感,因此在教学中要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时时保持新鲜感,长久的保持学习兴趣。例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形式,该唱儿歌时唱儿歌,该做游戏时做游戏,该竞赛时竞赛……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轻松、高效的英语课堂中提高学习效率。
3、强化兴趣刺激物,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多体验成功。例如在教新单词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试拼,拼读正确后,让几个学生当“小老师”教全班同学读,同时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说一声“very good”。以示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从而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4、建立融洽、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语言和问题情景。例如在教学“apple”一词时,教师可以把苹果放在袋中,让学生摸摸后猜一猜,等学生猜中后,教师拿出“apple”让学生拿着苹果一个接一个说“apple” ,最后苹果传到教师手中,教师切下一块苹果尝了一口,点点头说:“It’s sweet.I like apple.”学生们都会心的笑了。在如此轻松欢快的氛围中,“apple”“sweet”“I like apple.”就像烙印一样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5、经常介绍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 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的情感或欲望。动机强的英语学习效果好,而动机低落的英语学习,学习效果不佳。有些学生英语学得不好,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而造成英语学习动机低落的原因主要有:
(1)不感兴趣或其他课程的学习负担很重,难以兼顾。
(2)英语难学,没有信心。
(3)教不得法,英语教学条件差。
(4)对所学语言国家有民族情绪。
(5)认为英语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多大的关系。
同时,我认为性格内向、怕丢面子也是造成动机低落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原因来分析,英语学习动机是可以激发的,因为兴趣可以培养,条件可以改善,认识也可以改变,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找出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好奇心、成功欲、自信心、好玩好动等;其次,要有恰当的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动机与兴趣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兴趣是动机的保障。因此,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办法同样也适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应做到:
第一,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批评,让学生经常得到自己进步的反馈,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都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面带微笑,若学生答对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reat/interesting/that i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
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学生也获得成功的喜悦。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第二,授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使学生觉得英语不难学。
第三,明确学习内容,每堂课结束前要总结要点,使学生明确哪些内容需要特别注意。
第四,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感。
英语学习中,信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学生的自信心。前者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友好、负责,后者则更为重要。一般说来,自信心高的学生更能自如的发挥自己的水平,更不易受约束,而且这种自信心的力量使得他们的自信心更不易受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威胁。为了保持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是能学好英语的。一旦发现自己的英语学的不差,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学习则更加有效。根据情感过滤说,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因此,教师应尽量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减少情感过滤。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愉快、生动、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种课堂气氛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降低焦虑的有效途径。
2、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课堂练习首先要扫清语言障碍,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确保人人都能开口;另外,课堂教学交际化可以弥补学生性格缺陷,使内向型和外向型学生形成互补,是克服情感焦虑的有效途径。
4、课堂上,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应允许学生沉默不语。勉强要求他们回答问题,表达观点,会使他们增加心理负担,焦虑上升。因此课堂上英语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5、教师要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动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风格。如果对每个人都作整齐化一的要求,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使他们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这样就容易形成拔苗助长的情况,欲速则不达。
综上所述,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以语言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控制那些促进或妨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著作:
陈琳 王蔷 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文章:
李建平 黄平 “实施英语情感教学 培养中学生运用情感策略的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5
项茂英 “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理论与实证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三期
杨宇学 “情感、策略、文化教学目标刍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2总139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