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1)(2)
2013-10-30 01:21
导读:第一种方法即首先选一篇练习的文章,在正文中间画一条竖线(也可以直接对中折起来),眼睛沿着中线往下看,注意眼睛不要左右移动,而且要与所阅读
第一种方法即首先选一篇练习的文章,在正文中间画一条竖线(也可以直接对中折起来),眼睛沿着中线往下看,注意眼睛不要左右移动,而且要与所阅读的材料保持一定的距离。刚开始,你可能什么都看不懂,不知道在讲什么,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应该能够理解几乎所有的阅读内容。几周之后,你就能把眼睛和大脑训练成专注于每行的中央,并能阅读中线两边的文字。
为了进一步扩展眼睛的视程,还可以用一种所谓Z型方法。用一支钢笔或铅笔,或者你的手指,顺着Z型线移行。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你要从每行行首缩进一点距离,并在距离行末同等长度处换行,这样可以避免把视线投在两边无文字的页边空白处。
2.视读
为了有效地克服边看边读这种不良习惯,有人提出了视读。视读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快速阅读的基础。它不仅抑制了发音器官的动作,而且消除在脑海里出现词语的潜在语音形式。这就是说,一看到字形,就立刻闪现出它们的含义,而不经过语音阶段。我想大家都有这种经验,我知道视读的道理,我也想改掉心读,但是没办法,我一看到阅读材料,脑子就自动用心读了。这也就是无意识的心读。在阅读中无法恢复意识对阅读控制,无意识的音读总是占上风。因此必须用强化的手法恢复意识对阅读的控制,形成无意识自动控制系统对视读的控制,就是无意识的视读。就我个人的经验,最好不要采用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进行视读这种方法。因为在这样的视读中,无意识的音读早就占了上风了。可以用看一句一闭眼的训练方法:你打开书以后,迅速用眼扫完一句话。然后闭上眼回忆它说的是什么。最初因为你不能依靠你习惯的音读帮助,你可能什么也回忆不出来。你就反复这样做,直到你由能够回忆出一些,再到能回忆出整句。这个训练中看一个东西可能会比你音读还慢上多少倍,但是你一定要坚持,直到你看到字的时候不再首先想到它的读音为止。然后就增加扫视句子的数量,如果你能够一眼看完一段话,还记得不少(不要求全部),你的训练就大有长进了。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3.卡片训练法
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学生们回视的不良习惯。我们中大多数人没有电脑或者其它机器设备,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把一篇文章分行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用来克服回读,因此,有人提出了用卡片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准备一张跟我们的阅读材料一样大小的卡片(如果觉得不方便的话,可以用可折叠的纸张);先把它放在第一行前的空白地方,在你开始阅读的时候,使卡片由上向下移动,遮住先前读过的内容,你可以通过卡片调整自己的速度,而且可以避免回读,因为卡片会使你的眼睛专注于下一行的内容。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快速的移动卡片来训练我们的速度。
4.增强辨字能力
偶尔的“误视”在每个读者身上都会发生。可是有些读者长期忽视增强辨字能力,每次都以粗心大意为理由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一笑了之。这是非常错误的,要克服这种不良习惯,就要增强辨字能力,也就是扩大词汇量。有人采用卡片记字法。一张小纸片的一面写上英文单词和一个例句,另一面写上单词的中文意思,带在身上,在空就看看。这是记单词的一个好办法。可也有人不太习惯这种方法。排队时掏出几张纸片念念,引得旁人注目,总觉得不太自在。这些读者可以采用“手心记字法”将小卡片上的生词用笔写在手心里,每次写两个,随时随地有空就背。这种记字法的好处是隐蔽、方便。
5.计时阅读
阅读时要有明确的时间观念,要求自己以最少的时间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思想上有了紧迫感,读时才能快得起来。可以采用所谓的计时阅读的方法,让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使精力集中,全神贯注,排除干扰,尽快尽好地弄清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紧迫感就是要思想高度紧张起来,但这种紧张又不是过分的紧张,而是保持一定的警觉、清醒的头脑,否则会造成读不知所云的后果。思想越集中,读得越快,理解得越好,记住的材料也越丰富。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6.超速阅读法
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几处难点上,势必花费大量时间,以致不能有效地完成整个阅读任务。因此有的学者提出了这种方法使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和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读者完全可以跳过一个难点继续往下看,后面的叙述可能会提供一些解答难点的线索。有点难点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并无多大影响,看不懂也没有关系。训练时要求读者用比平时快的速度看完一篇文章,然后回答几个简单问题。阅读过程不要回视,更不要查阅词典,看不懂也不要急,硬着头皮往下看。通过“超速阅读”训练,读者会发现自己的速度是可以加快的。另外,“超速阅读”后,再用平常读速看文章,读者自然会觉得轻松许多。
7.把标志词作为灵活阅读的提示
正如我们所知的,标志词常常被用做文章内容的向导,辨识这些标示词,能帮你成为一个更灵活、更高效的读者。因此,有些学者把它们作了如下的归类。
① 下面类似的词出现就表示后续部分将有更多有关你刚读过的内容。所以,你可以加速阅读。这类词有:
additionally, again, also, and, as well, besides, further, moreover等等。
②以下类似的词出现即下面的一个或多个例子将支持、解释或阐明上文讨论的内容。如果给出多个例子,你可以快速浏览其他的例子。这些词有:
Such as, for instance, for this reason, as an example, specifically等等。
③以下这类词表达的意思是作者要改变想法,或者提出和上文相反的见解。在思路改变时,你必须降低阅读速度,防止迷失方向。这类词有:
Although, but, conversely, despite, however, nevertheless, otherwise, rather等等。
④在以下的词出现的情况下,表示解释内容可能按顺序排列,你必须降低阅读速度,这类词有: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First, second, third, last, next, first of all等等。
⑤下面的词表总结的意思,这时你应该预测一下重要的信息,它们可能会被简洁地陈述或重申。这类词有:
Accordingly, basically, consequently, finally, hence, in conclusion, in retrospect, in summary, last of all, to summarize, therefore等等。
8.形象化思考
为了克服阻碍有效阅读的两个不良习惯——音读和心读,有的学者提出了把你所看到的文字在头脑中转化成图像,也就是形象化思考。在阅读中,你可以试着引导自己在头脑中构图思考,而不是用文字。请看下面的材料。
“what are most abundant in grocery stores are olives of all colors. They are harvested when they become ripe at varying degrees by knocking them off the trees with a pole. Seafood is also abundant. Cuttlefish are delicious when they are thrown on a hot grill as soon as the fishing boat returns with its catch.”[9]
当你阅读上面的段落时,你的脑海里可以形成一幅图,一家食品店里摆满着各色的橄榄,还有铁板上烤着的墨鱼。这样会帮你把注意力集中于文章的主旨,而不是文字本身。
以上的方法既简单又不简单,说它简单,是因为它基本上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技巧和方法,只需要大量和反复的练习。说它不简单,就是很多人忍受不了这种练习。因此大多数人仅仅做到学到为止,不再继续使它发展为熟练。因此学会不久,旧习惯会卷土重来,新方法会荡然无存,要完成由学会到熟练的过渡,除了要进行大量的枯燥的练习外, “It is dangerous to assume that any text can provide practice in any randomly selected element of the reading process.”[10]因此选材也是很重要的。
五、结束语
英语作为咱们的第二语言,阅读速度的真正提高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也不是说只有天才或者高智商的人才能阅读得好。有三个主要因素是必不可少的: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改变那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下定决定去练习,练习,再练习。“如果不经常练习、复习、做不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就会退步。”[11]贵在坚持,英文有一句话说得好:“One can’t succeed without perseverance.”。只要目标明确,坚持不懈,并运用成功的阅读策略,英语阅读速度就会不断提高。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 李鹏飞.《大学英语分级计时阅读(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P3
[2] 刘润清.《从外语教学与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P367
[3] 李永芳.《快速阅读自学导读.第五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P1
[4] 李正栓、索磊.“美国外语教学模式给我们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7期:P24
[5] 万 之.《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历年全真试卷与详解)》[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P8
[6] 纳托尔.《外语阅读技巧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P59
[7] 黄建敏.《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P2
[8] 张慧芳、祁凡.《大学英语互动阅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P10
[9] 赵毅文.“欧洲:七零八碎之美”[J].《英语学习》,2005年第3期:P46
[10] 西尔伯斯坦.《阅读教学的技巧与资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P102
[11] 赵忠德.“母语、外语与思维”[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7期:P18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