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实验法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运用的调查与(2)

2013-11-10 01:02
导读:四)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概念是由英国 统计学 家费舍(R.A.Fisher)首先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使实验数据有合理的教学模型,以减少误差,从
四)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的概念是由英国统计学家费舍(R.A.Fisher)首先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使实验数据有合理的教学模型,以减少误差,从而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和精确度。费舍认为,实验设计应遵循三大原则,即局部控制原则、随机化原则和重复验证原则。合理和完善的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实验研究的效率,增强研究结果的信度。实验设计是连接理论假设和实验操作的桥梁。实验设计可以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鲁南(Nunan,1992)把以上三种实验的特点归纳如下:


前实验:有前测和后测,但没有控制组;


准实验:有前测和后测,有实验组和控制组,但分组没有经过随机化;


真实验:有前测和后测,有实验组和控制组,分组经过随机化。


很明显,以上界定的关键在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确定是否随机化。事实上,抽样原理是支配实验方法的重要原理之一(桂诗春、宁春岩,1997)。影响实验信度与交果的因素很多,其中因素之一就是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对等。然而在实验的实际操作中,很难找出两组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因此,对实验对象进行随机抽样来组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随机抽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实验参与者的偏离,避免前测效应,排除实验对象的成熟等因素对实验效度的影响,有利于实验的重复验证和推广。


本次调查发现,五年来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验中有42.86%为前实验设计,有40%为准实验设计,只有17.14%为真实验设计。有82.85%的实验是没有实行严格操纵和控制的实验,以致造成实验的信度和效度不高。没有控制组的实验其实不能称为实验,只能说是一次教学试验或尝试。在40%的有控制组的准实验中,其控制组因非随机抽样产生而显得良莠不齐;甚至有的控制组是在最后数据处理时才“半途出家”的。虽然随机化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有17.14%的实验者做到了。他们的做法有几点值得借鉴。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利用初、高入学的时机进行随机分组;


2.利用小组课外辅导活动随机提样;


3.利用高三应试指导的教学实际随机抽样分组。


一)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实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何种实验设计,实验者都会得到一些数据。实验者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因为对不同的实验对象实施条件不同造成的,还是因一些随机因素偶尔造成的呢?如果是由前者造成的,则是本质的差异,应予以重视;如果是由后者造成的,差异则可以忽略不计。实验数据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无差别原理(即假设实验组和控制组无差别),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去检验实验所得的数据,然后根据计算出来的显著性水平决定接受或拒绝无差别假设。比较两个平均数差异有无显著意义有两种检验方法,即适用于小样本(30以下)的t检验和适用于大样本(30以上)的z检验。


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只有3例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了z检验,有2例进行了t检验。笔者将其他30例视为无数据处理。虽然他们中大都有填满数字的表格,但这些数据大多只是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原始比较。诚然,这些数据表面上是有差异的,但是这些差异并不能充分说明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也不能论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四、结束语


本次调查反映出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对研究现状的调查;


2.忽视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验与研究;


3.实验的操纵与控制现状令人担忧;


4.缺乏必要的统计检验。


为此,笔者向有意开展中小学英语教学实验研究的教师提出同点建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平时应注意有关资料积累,特别是留意同行的研究进程;


2.积极参加师资培训,尤其是外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培训,要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教学服务;


3.学习和掌握教育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参考文献


Nunan,D.1992,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CUP.


Seliger and E Sholamy,1997,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s.CUP.


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屈满学、王家毅:“随机化及其在教育实验设计听意义”,《教育实验研究》,1997年第1期。


汪基德:“对教育实验统计检验若干问题的探讨”,《教育实验研究》,1997年第1期。


扬章宏:《教育实验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张正东:“外语教改实验的统计与分析”,《中小学外语教学》,1992年第4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情景交际法在七年级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浅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