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二、培养朗读能力
(一)由易到难
朗读的方法很多。学生最初可以朗读单个的词开始,朗读时必须把音读准,达到一定单词量的积累,就很容易发现读音和拼写之间规律性的东西。这样,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词汇识记就变得简单多了;单个词的音读准了,就可以反复朗读一些句型。开始时,可以跟录音读,尽量模仿其中语音、语调、连读、音节、失音等技巧,反复操练。继而,就可以不跟录音,大声地快速地读出这些句型。有些典型句型要百遍千遍地读,直至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至此,这些句型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了,为以后的“说英语”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利用Chant
目前小学生朗读的最大问题是节奏感的缺失,一部分学生朗读英语甚至拖音很重。“Chant”是指在教学中有意的将所教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可以提高趣味性,拓展课堂内容,训练学生的节奏感和语音语调,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比如在教Numbers的前五个字母时,加上Chant部分:
One, two, three, four.
Four, three, two, one.
One, two, one.
One, two, one.
Let’s run.
Let’s run.
学生在富有节奏的朗读,不仅便于记忆,再加之小组比赛朗读、男女赛朗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等,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从实际出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持续性差,兴趣易变、不稳定,如果不能以良好的趣味性去吸引学生,学生会在反复的训练中感到枯燥,在绕口的朗读面前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积极运用情景、游戏、绕口令、奖励、讲故事、多媒体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同时英语教师要注意自身英语朗读水平的提高,英语教师的朗读水平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性认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对教师的模仿。如果教师的英语朗读不地道,学生的朗读必定会受影响,如果教师的朗读没有感情、没有节奏,要求小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是不现实的。
英语朗读的方式有多种,如英语老师范读、英语老师领读(顺序朗读、扩展朗读和意群朗读)、跟读录音、伴随情景朗读、齐声朗读、背诵等。英语朗读教学,既千姿百态,又有规律可循。只要我们坚持并抓好英语朗读教学,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总之,朗读是小学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应重视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而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平时教学中点滴积累,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同时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新的朗读方法,吸引学生对朗读的兴趣,让他们发现英语朗读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在快乐中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朗读能力,既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为学习英语迈出可喜的一步,帮助小学生们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胡晶斌,《“读“出有趣的英语课》,《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6月;
2、黄和斌,《外语教学与理论》,译林出版社,2001年;
3、张继影,《不可忽视的朗读指导》,《英语周报》,2004年9月;
4、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