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 又一轮新课程改革开始了,新教材突出新的特点,同时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也以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的展现在教学中。本文以新课改新理念为指导,结合新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改革,与时俱进,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为最终目的,做了课堂教学模式、教材使用和教师自我发展等三方面的探索性尝试。
关键词: 新课改 新理念 新教材 创新 课堂教学
引言 2006年浙江省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终于拉开了序幕,各校高一年级全部采用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正好这一届我来教高一,一套在新课标指导下编写的全新英语教材与我们见面了。新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面广,渗透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面知识,具有学科的融合性和拓展性,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实用性素材;而且,它的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等均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的具体展现。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在严格执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同时,我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客观条件,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参照教材内容,对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部分作了适当和必要的补充和丰富,对难度较大不适合学生实际的部分,在保证学到适当深度的时候进行了大胆的省略甚至删除及英语教师自我发展等,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后反馈的信息来看还是不错的。为了实现高效优质的高中英语教学这个目标,在新课改新理念指导下。针对新教材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新教材突出课程改革要再进一步实施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⒈ 运用“交流—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英语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⑴ 教师引导。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在讲授较难理解的课文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教学要求,为学生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主要做好引导工作,为学习新课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例如:英语必修Model1中Unit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在讲Pre-reading部分中有6幅important people图片,由于背景知识、词汇量等因素直接交流有一定困难,所以在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前我们教师就应该有必要对有关背景知识介绍。
⑵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 ,教师应改变过去领着学生分析课文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小组一般由4人(优等生1人,中等生2人,差生1人)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教师不要轻易地给他(她)们“标准答案”,而是设法引导,让他(她)们自己做出正确或接近正确的答案。通过学生自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例如英语必修Model1中Unit 1 Friendship的make friends话题;Unit 3 Travel journal学生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必修Model 2学习The Olympic Games时,学生讲述自己的体育爱好和特长;必修Model 2中的Unit 5 Music学生们讲述自己心目中的best song,best singer等等都是广泛进行“交流—互动”小组活动的好话题。
⑶ 教学评价。 在组与组之间交流后,教师按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个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而课内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好的练习题,从知识的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练习测试。在学生自练的基础上,让其互评、互议、互批、互改,对其中出现的代表性问题,教师也不急于讲解,而是采取全班讲座的形式,通过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手段来解决。“交流—互动”教学采用当堂检测教学效果的方法,反馈迅速,校正有效,有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