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3罗杰斯(c.Rogers)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它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认为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体投入其中并产生全面变化的活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和个性等方面;学习不单是对认知领域产生影响,而且对行为、态度和情感等多方面发生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三. 基于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有效性
3.1多媒体技术在实践运用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为课堂营造一个生动、立体、接近生活、交流、富含信息的环境。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提供丰富而便捷的网络资源
计算机有着强大的信息存储量和惊人的信息搜寻速度。我们只要轻轻点击鼠标,上到天文,下到地理,各种知识尽收眼底。与传统的课本相比,计算机的知识存储就显得更新、更全、更方便。而且教师把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咨询,单独完成任务,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另外,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者的具体语言技能和批判性思维也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3.1.2提供灵活多变的练习空间
外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使学习者在丰富多彩的“互动练习空间中进行操练。教师可以设计适当的练习让学生合作完成,这种网络练习与传统的课本练习不同,网络练习形式更加灵活,评价更加及时,而且通过练习模块,学生之间可以互相提问、互相挑战,在意义协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1.3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计算机的相关软件能够使学习者置身于广袤无垠的草原、浪漫的海滨、嘈杂的商场、神秘的太空等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之中,从而让学习者在真实的目的语环境中,通过运用目的语寻求帮助、收集资料、解决问题等方式,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习得语言。
3.1.4提供快捷的对话空间
多媒体技术的另一优点是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平台。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电子邮件既可以随时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的经验和心得,也可以及时向老师或其它同学发出“求救”的信号,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默契和感情,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问题解决后的成就感和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3.2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确实给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利于新时期英语教学的优化。但在实践操作中,却发现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通过观察湘潭市某重点中学高一语、数、外三科教师一学期来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情况,发现三科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极不平衡,其中英语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最为频繁,语文次之,数学最少。另外,多媒体的运用与教师的年龄也由一定的关系,一般年龄稍大的教师(4o岁以上)对多媒体的运用极少,而年轻教师,尤其是刚大学毕业的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相对较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3.2.1穿“新鞋”走旧路过去的授课方式主要以讲授型为主,大多情况下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教材转。现在,虽然多媒体网络已引入课堂,但教师做出的所谓多媒体课件大部分还是讲授型为主,只是把书本上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搬到了电脑屏幕上,节省的只是师生抄动手抄写的一道工序,增加的只是学生的视觉效果。看似活跃的课堂却并未活跃学生的思维,一堂课下来,等学生冷静下来,回顾所学知识,真正学到的东西微乎其微。因此,这种演播式的多媒体辅助工具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仍是传统教育的一种变体。
3.2.2教学方法绝对化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诸多优越性,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用得越多越好,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流露出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气息,而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则毫无保留的加以摒弃;还有一些老师,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师,则认为计算机技术只能提供一些花哨的画面,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帮助,而且课件的制作过程费时又繁杂,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对教师技术水平也有较高的要求,那些电脑知识薄弱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时往往显得手忙脚乱、操作笨拙,而且一旦遇到技术故障,则不知所措。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的场面,他们宁愿固步自封,坚守自己原有的那套教学方法。
3.2.3对学生的自律学习重视不够网络是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无法预料的负面作用,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现代课堂教学不但强调课堂的互动、合作,而且也重视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无疑多媒体网络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部分学生由于网络操作水平有限,无法独立进行网上作业,因而往往容易丧失继续网上学习的信心;还有的学生虽已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但由于缺少明确的学习任务和目的,网上学习时往往显得无所事事;还有一些学生由于自律性不强,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面前,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自律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3.2.4缺少人文关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英语课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目前英语学科中,无论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还是学生单独完成的网上作业,都过多地注重人——机对话,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以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并且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只是把文章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更无法取代学生的思维训练。
四.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4.1更新教师观念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一方面必须改变教师顽固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通过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的多媒体辅助课堂,以及通过具体的教学效果,让教师意识到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巨大潜能和优势,从而消除他们对多媒体技术的排斥心理。另一方面,要让教师意识到多媒体技术本身的局限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写教学反思报告以及教学效果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前面的教学方法的理性分析,肯定其优点,同时看到其中的不足,从而适当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法。
4.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所谓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能力,是识别获取、评价判断、加工处理、生成创造、参与交流信息的能力,是一种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态度方法和能力。其核心是运用信息资源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新活动。教师只有具备了必备的信息素养,才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设计任务,才能更好地驾驭多媒体课堂,才能更好地把多媒体与任务型教学进行整合。因此,平常应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对任务型教学相关理论的学习。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比赛,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鼓励来提高教师的参与率。只有多管齐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快地得到提升。
4.3注重“人文关怀”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其设计者和操作者——教师。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河北师大的张爱华教授说: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向师性,即希望老师的关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优化教学手段,使用现代化的硬件设备之外,还要做到以情感人,营造愉快而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要真心地爱护每一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对其产生可亲、可敬、可信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从情感上真正接受新的知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结语
在现今中小学英语教学要求日益提升,工作强度愈益增大的工作压力下,提高教学有效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涵盖大量信息和展现丰富方便的人机界面,但又受操作者的主观问题所限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法,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运用不当,就会产生画蛇添足的后果。如果我们能够恰当的把握多媒体这把“双刃剑”,在教学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就能在大大降低教师的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继续认识和发挥多媒体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注意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中小学英语教学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途径。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