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追求英语课堂中有效的对话行为教学(1)(2)

2013-11-20 01:32
导读:(3) 完成课文讲解之后提问:Post-reading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经过阅读使语言知识加以巩固,教师可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

(3) 完成课文讲解之后提问:Post-reading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使学生经过阅读使语言知识加以巩固,教师可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例如,可对文中提及的某些现象发表意见,也可就文中一些没有定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仍以“COME AND EAT HERE”一课为例,教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讨论:

Question A: Which restaurant do you like better?  Yong Hui’s restaurant or Wang Pengwei’s restaurant ?
Question B: Why is Western fast food so popular?
Question C: Can you give me some suggestions how to make our Chinese               fast food more popular?

只要教师善于分析,一定会设计出好的便于学生讨论的问题,使他们进行更好的语言输出。

2.变换问题的角度,提出新颖的问题

课堂提问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形式来表达问题。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适当变换角度提问,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 NEFC 1B Unit 5, “ELIAS’ STORY”这篇文章上完后,在课本第35页有一个练习2. Now make a timeline of Elias’ life until he met Nelson Mandela, using the reading to help you, work out the year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n fit in the other events in his life till he was fourteen.
    ----1940                            -----1948
    ----1942                            -----1950                          ----1944                            -----1952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1946                            -----1954

如果让学生翻到书35页填写空白处,学生就会从书上找到答案往空白处填,但如果变换角度,则大不一样,比如可以这样问“If you are a biographer, and want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Nelson Mandela, what things do you need to know? 再接着问下一个问题:“ I don’t know Nelson Mandela, can you tell me his story? Any volunteers?

 两种形式的问题,虽然内容都一样,但由于提问的角度不一样,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不一样,输出语言也不一样,从而增进了彼此的交流。

3. 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面向全班同学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做到难易适度。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没有内在联系,这个问题就太难了,学生无法回答,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完全相同,这个问题就太容易了,学生凭记忆就能回答,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只有当问题所要求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有联系,但又有些不同时,这个问题就难易适中,它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积极思维才能回答,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语言输出和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争取学生个个都能开口说英语。否则,如果多为难度大的问题,就会出现“冷场”的局面,而多为Yes/No的问题或“Or”问题等,或学生只就文中的句子就能回答的问题,则不利于学生语言输出和思维的发展。

(二)如何进行候答、叫答、理答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问答并不是教师提出问题就宣告这一过程的结束,而是一个四合一的过程,即发问、侯答、叫答和理答。有研究表明,学生理解一个问题至少需要3秒钟时间,因此教师在发问后要进行侯答,应留给学生3-5秒的思考时间。这样学生给出答案的正确率会明显提高。为使教师与学生顺利交流,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聆听学生的回答,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即使他的回答不正确,也不要打断。学生回答完毕后,应有1-2秒的停顿以确保学生将话说完。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提问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用这些话启发学生回答“Don’t be shy”, “Have a try, please.”, “Try again.”, “Can anyone help?”, “Any volunteers?” 教师要用友好和温和的语调提问;与学生交流时要面带微笑,而且眼睛要看着学生。

如何进行叫答一是要根据所发问的问题的难易程度,简单的如Yes/No问题可以叫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而难度较大的问题请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另一方面教师要尽量避免按学生的座位顺序叫答,而是要关注到学生各个角落,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言参与的机会。

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以恰如其分的反应。首先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微笑,点头或眼神的交流等非语言形式来表达肯定的含义。另外教师还要注意不要过分表扬每一个回答问题的学生,以免使其怀疑教师评价的真实性。如果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整或缺乏深度,那么教师可用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作出进一步回答:Any more? Could you please develop your ideas further? Can you provide an example of that concept? 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另外以为学生评论他的问题,例如:Mary, do you agree with Lily? Joan, does what Ann said seem true? Tom, can you give me an example of the idea that Jim talked about?

(三)讨论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升华

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的互动理论认为:无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都存在互动,人与人要进行交际,就必须以互动的方式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因为“互动是生活在集体中的一种功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讨论这种形式,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启示、互相感染的“互激关系”。教师在讨论前把学生分成2人小组或四人小组。在设计Discussion 环节时,既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话可说。例如在教NSEFC 1B,Unit4 Earthquakes 阅读课后,可以设计这样的讨论话题 Suppose the earth begins to shake what will you do to protect yourself? 并给学生一些场景If at school, If at home, 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生生互动期间,教师应参与到学生讨论当中,扮演的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组织参与者。教师的介入与积极反馈不仅能克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困难,避免交际中断,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能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意义协商,给学生提供更多用英语进行双向交流的机会。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具有良好的对话行为就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英语课上不仅学到语言知识同时他们的语言技能也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能得到应有的发展,英语课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1.崔允漷  2001.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下)[J].人民教育 6:46-47.
2.傅道春 《教育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教育科技出版社,2001.6
3.何文琴 《中学外语教与学》,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2002.1
4.杨凤然 《中学外语教与学》,用自主学习理论优化英语课堂教学,2004.5
5.鲁子问 王笃勤 《新编英语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浙江教育出版社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一上,下),2006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从英语对话看学生的交际能力(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