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英语课堂学得与习得的兼容性(1)(2)

2013-11-26 02:10
导读:4.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师中心论”转为“学生主体论” 在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模式进行。学
4.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师中心论”转为“学生主体论”

 

 在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模式进行。学生的知识是经过教师反复操练以后灌输给他们的,所获得的知识是“克隆”的。学生严格按照老师准备好的认识格式进行,所以训练的思维是“呆板”的。而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景,组织和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协商和辩论。幼儿习得母语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功且收到“一劳永逸”的效果,是因为他们主动接受信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课堂中是管理者和监控者,应该营造“习得”氛围,这样,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从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

 

 4.2注重课堂教学交际化、活动化,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各种方式(通常用学生母语)将外语语法规则解释清楚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针对这些规则进行各种练习来巩固加深。但有一种“填鸭式”和“灌输式”,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行为。近年来语言习得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我国的外语教学,它重在口语,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Krashen认为学知识只能培养监控能力,习得才能培养说外语的能力。这种观点当然过于偏颇,但有意识的学得和无意识的习得都是内化语言的两种途径,它们并不截然分开,互不关联。目前新编JEFC和SEFC教材在编定的指导思想上就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习得理论思想。如warming up(热身),实际上就是一种“头脑风暴”的活动,目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担任一定的角色。这样,不仅意识到自己,也意识到了别人的存在和作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合作;同时培养了创新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教师创设各种交际情景,去启发学生分析、概括,使全班学生有机会用英语交际。母语习得是在一系列交际活动中开始、提高、完善的。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必须遵循这个客观规律,最终达到实际培养学生目的语的交际能力,促成语言的习得。

 4.3课堂生活化,由“纯智力决定论”转为“优化非智因素”

 

 课堂生活化,有利于感情的交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特别注意优化非智力因素,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尽可能提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综合地应用所学语言完成一些任务,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把教材所承载的语言信息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在师生、学生之间运用所学的语言来讨论大家熟悉关心的事实,让学生开口,让学生练耳。因此,外语教学应尽可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语言信息源并直接作用于它的练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经常变换。如讲故事、谈经历、新闻报道、演说辩论、小型戏剧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可就课文内容联想到生活,让生活去感动学生的语言思维,刺激他们的欲望,在直接参与认识的全过程的学得中,优化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体味语言的真谛,促进外语“习得”的养成。

 

 4.4强化输入,导入目标语文化,促成中西文化的交融

 

 输入是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输入不足或不能被学生吸收就无法达到习得语言的目的。输入既包括来自课堂的教学输入,也包括来自交际的自然输入,在讲解时充分注意到学生的接受水平,以学生能听懂明白为宜。教师的话语应该结构简单、语速稍慢,必要时有所重复的强调,同时又要力求词汇丰富、饶有趣味,使学生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吸收理解性输入,内化语言系统。比如,当老师谈论自然灾害这一话题时,可问有哪些自然灾害?然后通过讨论或答形式介绍有关自然灾害的一些词汇和惯用法如:

 

floods   洪灾  droughts  旱灾  earthquakes  地震

typhoons      台风   hurricanes  飓风  tornadoes  龙卷风

thunderstorms 雷暴/雷雨 snow storms  暴风雪  sand storms  沙尘暴

avalanches  雪崩  land slides  山崩  glacier avalanches冰崩

volcanic eruptions火山爆发 forest fires 森林火灾 tsunami/seismic sea waves海啸thunder showers 雷阵雨  thunder bolts  雷击  hails/hail stones  冰雹cold waves/cold-air outbreaks 寒潮  frosts 霜冻 downslides/landslips滑坡

mud-rock flows泥石流   EL Nino phenomenon 厄尔尼诺现象

La Nina phenomenon拉尼娜现象

 

 此外,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多记些套语,因为若在口头交际中熟练运用恰当的套语,学生就可以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交际,并可以把英语讲得更流利。同时,对目标语文化的介绍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说该语言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风格习惯等文化侧面。当然,学习外语并非要学生全部照搬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只是要求他们增加文化差异意识,以利用理解目标语和说出符合跨文化交际要求的地道口语。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附加相关的文化旁白,或让学生讨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学会跨交际文化。

 

 小结:

 

 外语教学只有明确目标,巧妙运用各种教学办法,既传授语言文化知识又让学生们在真情实景中用外语进行交际,既抓好语言教学又注意学生们的心理状态,把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掌握学习语言的规律,在实践中有效教学,就能很好处理英语课堂学得与习得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益匪浅,这时广大外语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书目

 ①Krashen, S.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

 ②尼尔.史密斯(英)、达瑛德尔.威尔逊(英)       《现代语言学》

 ③吴景荣、程镇球《新时代汉英大词典》

 ④刘润清《语言学入门》

 ⑤章兼中《外语教育学》

 ⑥陈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国外外语教学》,第2期,1997

 ⑦谭立坚:“交际及习得理论在口语教学上的运用”,《国外外语教学》,第2期,1997

 ⑧新编高级中学教材(人教版)英语第一册(上)教案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任务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