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动画片”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初探(2)
2014-03-01 01:46
导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5,6岁的儿童,我们认为他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不是太强的时候,往往能够对喜欢的动画片能够几乎一字不漏的“背说”出来,虽然他们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5,6岁的儿童,我们认为他的语言交际能力并不是太强的时候,往往能够对喜欢的动画片能够几乎一字不漏的“背说”出来,虽然他们有时并不能够理解语言的意思,这一点,做过父母的都会有过较深的感触。这种语言本领的获得是相对容易的,这首先是因为处于学龄前和学龄初期的儿童主要是通过听说来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其次,这一时期的儿童又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儿童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动画片中的语言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他们视听感觉的过程中。同样,英语动画片含有生动的语言,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宝贵资源,那么,我们如何利用英语动画片开展小学英语低年级的英语视听教学呢?
3英语动画片教学模式和意义
基于英语动画片的视听课堂教学模式由四个基本过程构成:视听教学-听力沉浸-听说模仿和角色扮演。这一模式体现整体动画内容感受,学生和教师共同拆分语言项目,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角色扮演重建动画内容。
1.教学 这是英语动画片内容整体感受过程。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在语言实验室通过投影来观看英语动画片;在观看前,教师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片段上,突出几个重要的细节,并且问题的分布要能够使儿童保持足够的注意力。视听教学过程中,故事的情节吸引着儿童的注意力,听不是主要的,视是目的。视听教学的目的是要在儿童的脑海中刻印故事的情节(画面)。在这一过程中,语言与动画片的其它声效一样都是增强儿童感受的要素。儿童看懂动画片并不是基于动画片中的语言,恰恰相反,儿童通过学龄前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强烈地感受了动画片的内容,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语言设置了语境。在视听教学中,语言是第二位的。但是,在反复播放动画片的过程中,部分儿童能够作到相关情景下复述出某些英语对话,虽然,他们并不能够确切地翻译成汉语。这正像他们会背唐诗几百首,却不知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一样。但我们谁也不会否认背诵唐诗对于一个人中国语文能力的作用。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2.力沉浸 教师通过语言实验室把英语动画片从影碟转录到录音带上,发放给学生,教师此时一边在学校让学生反复观看动画片,一边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展课后的bedtime immersion training,要求家长在每晚儿童入睡前播放录音带,大部分儿童都能够在听到动画片的音乐节奏和语言时激活脑海中通过“视听教学”获得的语境。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听录音带的过程中,时不时地发出笑声;有的时候情不自禁地脱口说出动画中的对话。这一方面说明通过听力沉浸提取动画情节的成功,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听说训练提供了语境;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动画片作为一种非母语环境下的语言环境的功能,儿童反复地视听和经常的沉浸无形中“习得”了某些情景中的语言表达。
沉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动画片的结构把它分成若干片段,以便于教学使用。每周安排一个片段的学习任务,三到五周内完成一部长度为45分钟左右的动画片的教学工作。在这里,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确保儿童每晚临睡前反复听,直至进入梦乡,甚至在梦乡中还沉浸在动画故事中。
3. 视听教学和听力沉浸是动画情节和语言输入的两个重要阶段,视听教学中学生视多听少,而在听力沉浸中,儿童又听多视少,二者共同作用下,儿童分别获得了视觉和听觉的强烈感受。教师通过拆分练习,指导儿童正确模仿动画片中的英语对话,听说模仿是输出性练习,要求儿童正确模仿和说出所听到的语句和对话。教师可采取的教学活动有背说,教师说学生模仿,教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学生复述。要求学生在语音,节奏和语调方面尽可能地与录音中的声音一样。听说模仿“类似幼儿学话,比较简单机械,但却是学习口语的基础,是初级阶段必不可少的训练。模仿性的训练做得不够往往导致各种错误。”(胡文仲:1989)。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4.演 在听说模仿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以小组对话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使用他们会说的语句重建英语情景,这样完成了从情景到语言,再从语言到情景的过程。儿童在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获得了成就感。角色扮演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A,B两个同学可以在视听教学,听力沉浸和听说模仿的基础上,扮演Little Deer Bambi中的一段对话,重建动画故事中的情景。教师在同学扮演的过程中,可播放剪辑出的录音,以增强角色扮演时的感染力。以下是摘自Little Deer Bambi中的可供角色扮演的两个小对话:
Bambi---What are we going to do today, mum?
Mother---I’m going to take you to the meadow.
Bambi---The meadow? What’s the meadow?
Mother---It’s a very, very wonderful place.
Bambi---Then why haven’t we been there before?
Mother---You weren’t big enough.
Bambi---Mother, we are not the only deer in the forest.
Mother---Where did you hear that?
Bambi---Thumper told me.
Mother---Well, he’s right. There are many deer in the forest beside us.
Bambi---Then why haven’t we ever seen them?
Mother---You will, sometimes, on the meadow. Perhaps. Hush, now! We are almost there.
5 动画片教学的意义 它向学生提供了真实感受英语的语境,学生无须通过翻译就能够迅速地把语句与语境联系在一起,避免“这是什么意思?”;动画片教学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扩展了儿童英语学习的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学生在学习某个片段的对话时,常常在脑海中浮现出某个情景;把动画片转录在录音带上,学生增加了听英语的时间,弥补了教学课时不足的限制,充分利用了儿童的无意注意。基于动画片的小学低年级视听说教学模式符合当今任务教学的设计原则,“学生能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都应具有一定的导入性,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来理解语言,并能运用在交际活动中;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成一个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卢莉 2002)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结束语
英语动画片应用于小学低年级听说教学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它在原先基于课本的听说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扩展了更大的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为逼真,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增加了儿童感受英语的机会和次数,同时使得一部分语言能力较强的儿童获得了更充分的训练。英语动画片的作用类似于夏谷鸣先生提到的那个会讲四国外语的小女孩的语言学习环境中的相邻语言环境,如果儿童能够坚持天天作到“听力沉浸”,这种相邻语言环境必然对儿童的角色扮演起到“语言孵化”式的作用。教师在进行英语动画片教学时,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
我们在小学低年级开展的基于英语动画片的课堂听说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虽然小学生很多时候并不能够翻译成汉语(翻译并不是初始化阶段的教学目标之一,这个问题会被许多教师和家长反复问到),但是,这些低年级的儿童滔滔不绝满口英语,童声童气,惟妙惟肖地模仿英语动画片进行的角色扮演,让人感到犹如身临其境,难以忘怀。英语动画片必将为我们探索小学低年级听说教学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英语的教与学》[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程工. 《语言共性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梁仪. 《初中英语教学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 胡春洞. 《英语学习论》[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 夏谷鸣.“母语习得与外语教学——从一个案反思外语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10).
[6] 马琼娜.“少儿英语教学的重要原则”,[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0(6).
[7] 朱智贤.《儿童
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8]《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9] 陈琳, 鲁子问.《新标准英语》[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麦克米伦出版公司2002.
[10] 卢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研究 ”,[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