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任务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2)
2014-09-08 01:25
导读:第四,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使学生产
第四,兴趣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人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点,选择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话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例如,在学习“star”(本研究中意指“明星”)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写出自己所知的明星、自己所崇拜的明星都有谁等,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交流、对话。每个学生心目中都会有自己所崇拜的对象,这个话题能够激发起学生的交际欲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遵循学生个体问的差异。实施差异性任务教学
教育工作者要重视个体生命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树立承认、尊重个体生命独特性和差异性的理念,因材施教。英语课堂上,教师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时也不可忽视这一点,要能够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任务,实施差异性任务教学。
例如,任务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静态任务、动态任务和抽象任务。静态任务只涉及视觉信息,用于单向的弥补信息差,如向别人描述简单的事物等;动态任务涉及信息因素的变化,比如描述车祸、讲故事等;抽象任务涉及非语境化的信息因素,比如发表一种观点意见等。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有所变化。对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些简单的静态任务,如描述简单事物或过程等;对处于中等层次或较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些动态性或抽象性任务,使其多思、多疑、多问,如让他们用英语打电话、向旅行社订票、汇报个人参与某项活动的体验等,或设置对话,让一方说服另一方,如就“中学生上网好不好”展开辩论等。
这种差异性任务教学,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别需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训练机会,使好学生不再感到吃不饱、差生也不再感到吃不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有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每个学生都处于不断变化中。低学习层次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发展为高一学习层次,而高学习层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有所退步。所以,教师在设计英语学习任务时要考虑到这一点,关注学生的点滴变化,使任务的设计更有针对性。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任务后实施有效的评价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往往会忽略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和利用。任务型学习活动的结果应使学生有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要使教师从中发现所设计任务的不足之处。要达到这一目的,对任务的完成进行恰当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结果的评价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坚持多元评价标准。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任务结果时,不能单独看其对知识掌握的状况,还要对其能力进行评价,这种多元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生完成英语演讲、英语话剧表演等任务之后,教师除了对其英语词汇、语音的掌握进行评价外,还要评价他们的想象力、表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