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策略(2)
2014-10-11 01:31
导读:任何都和息息相关,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英言各具特色, 比如从、生活习俗、习性、宗教信仰、典故、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
任何都和息息相关,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使英言各具特色, 比如从、生活习俗、习性、宗教信仰、典故、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难从中透视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 同时领略和欣赏其各自不同的语言风格与浓郁的特色。因此, 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做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的主要差异, 才能真正达到翻译的标准即“ 忠实和通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英汉句子中主、谓、宾的词序基本上一致,但同汉语相比, 词序倒置现象较多。如“What a beautiful building it is!( 多么漂亮的啊! ) ”
英语多用连词、介词来表示词、词组、句子之间的关系而汉语很少用。例如,“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译为: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城乡差别”其译文为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
英语忌重复,为避免重复常用代词、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式,而汉语习惯用重复表强调。例如:“我们必须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译成 We must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英语中省略了一个“problems”以避免重复。
汉语常用无主句, 而译成英语时则常用被动语态。例如:“一般地说,通过增加供给或减少需求可以降低物价。” 译为Generally speaking,the price can be brought down by increasing supply or decreasing demand.。 类似的异同还有英语重语法而汉语重语义;英语有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且有时态、语态的变化,而汉语动词可连用且无时态变化;英语谓语必须在人称、数上与主语一致,而汉语的句子结构较松弛。英语是形态语言,要求句子成分齐全,而汉语是逻辑语言,写句子“意尽为界”,句子的信息量没有语法形式上的限制,弹性大。所以教师如果能抓住英汉的这些特征,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学生就可以避免母语的负面影响,从而增强对英语的敏感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4.学生要练——应当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测评
考试要考,教材要编,那么教师和学生自然而然地要讲、要练。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翻译准备教学内容及方法,也可结合课文中的句型讲翻译技巧。学生的大量练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到后期可利用实际的技术资料等进行翻译练习,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提高翻译水平。同时,各高校在测评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翻译能力的测评。测试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除了可以借鉴四级新题型中的汉译英填空题形式,还可以有段落翻译,英汉句子翻译,或者是组织几次翻译竞赛等。通过这些测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还可以极大的提高他们对翻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郭士香.关于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思考[J].
沈阳大学学报,2002,(1).
[2]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改革的再思考[J].中国高等,2003,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