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2)

2014-11-01 01:23
导读:(la)女儿:妈妈,我想要这些花儿。, 妈妈:哦,伊娃,你的房间已经摆满花了。 (1b)女儿:妈妈,我想要这些花儿。 妈妈:得了吧,伊娃,你的房间已经摆满花

    (la)女儿:“妈妈,我想要这些花儿。’,
    妈妈:‘·哦,伊娃,你的房间已经摆满花了。”
    (1b)女儿:“妈妈,我想要这些花儿。”
    妈妈:“得了吧,伊娃,你的房间已经摆满花了。”
   从语境中可以推断妈妈不仅在陈述女儿的房间已经摆满花的事实,而且还表达了她拒绝为女儿买花的意图。原文的言外之力在(la)中没有自然地表现出来。(1b)通过使用“得了吧”适当地在汉语中传达了原文表示拒绝的言外之力。
    (2)你在家时,谁敢来放个屁?
    (2a)  When  you were  at  home,  who  dared tocome near and pass his wind?
    (2b)  When  you were  at home, who  dared  tocome and insult me?
    (2c)  When you were at home, who dared tocome and fart in front of me?(笔者译)

   在汉语口语中,人们使用“放屁”来表明“胡说八道’,的含义。Buck的译文只传达了原文的表意意义,使得译文读者对作者的意图感到疑惑。在另一方面,Jackson的译法没有完全将原文的言外之力译出。在原文中,武大郎被描写为一个未受教育并且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他在这句话中使用的语言是粗俗的。为了正确地传达原文的言外之力,作者尝试译出了(38c)的译文。这个例子表明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原文,在原语和译语中做出比较,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原文的意图。
    (3)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3a) Every drop of the coffee is aromatic anddense, and you may still feel thirsty for it after fin-fishing the cup.
    (3b) Good to the last drop.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原文是麦氏咖啡的广告。作者的意图是说明这种咖啡口感香醇,令人回味无穷。(39a)的目的是复述原文的信息,(39b)是要达到和原文相同的言外之力。虽然(39a)似乎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表意意义,(39b)却通过简洁和生动的语言实现了广告翻译的功能,取得了和原文相同的取效结果。因此,(39b)更有可能使译文读者按照原文作者期待的方式做出反应。
    言语行为的三分说对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和理论指导作用。言语行为理论从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交际中的行为关系来分析话语职能,在它指导下的语用等效翻译不仅追求传统意义上句法或词义等表意行为上的对等,更是力求语用功能和言外之力的动态对等,使译文读者能够领会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的言外之力。
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论述翻译.就是要求译者正确领会作者的主观意图并正确预测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客观效果,并力求在译文中对等地传达这种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使原文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与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基本相同。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要推断出原作者的真正意图以及对读者可能产生的作用。译者应当将作者的意图、读者的预期反应作为翻译的基本依据,
上一篇: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体育英语术语翻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