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合作学习(2)
2014-11-13 01:03
导读:另外,在教学法层面,师生互动拘泥于“提问——回答——反馈”的模式。教师对于互动的理解存在偏差,未能将互动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二、实
另外,在教学法层面,师生互动拘泥于“提问——回答——反馈”的模式。教师对于互动的理解存在偏差,未能将互动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
二、实现有效师生合作互动学习的途径
基于师生合作互动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现状,中学英语教师应在充分理解互动的实质和内涵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使师生合作互动学习更有成效:
1.师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此处的平等包括认知和情感两方面。
从教师定位角度讲,教师不应以权威自居,更不能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抱有偏见。
在情感方面,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抱负志向,以及他们的选择和判断。教师不应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发现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展开对话,相互理解,真诚接纳。学生从中获得平等、尊重、信任、和谐等师生关系的积极体验。
2.教师要恰当运用非言语行为
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要力争合理运用表情语言,并加强师生间的目光交流。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恰到好处的目光能使学生自觉融入到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不恰当的视线活动,都会使学生精神紧张,不能认真听课。例如不恰当的注视部位和延续时间等。
同时,教师需要加强手势语的应用,包括指示性手势、强调性手势、会意性手势和评价性手势。利用手势对言语进行补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并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记忆效果。
3.创设更多有利于师生合作互动的合理的教学情境
教师除了在“提问——回答——反馈”模式下发起师生互动外,需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创设更多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选择合适的话题,在课堂上通过讨论、演示、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展开互动,从而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力图营造出宽松和谐、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真正敢于参与、乐于参与。
其次,教师可以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做到审时度势,把握学生心理,利用“启发”和“探究”促进师生互动。
4.遵循激励性原则提高评价质量
评价是课堂中教师用以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互动的质量和积极性。
首先,教学评价要遵循激励性原则。在中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在保证当前知识准确传输的基础上,给学生促进和鼓舞,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教学评价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纵向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对于优生,可着重于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的进取心;对于差生,则着眼于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发现自身的闪光点。
总之,真诚、热情、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和教师在平等的基础上互动和交流,并激发他们参与师生互动的愿望。
综上所述,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教师对师生互动实质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