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英语词汇与词块教学(1)(2)
2015-03-09 01:04
导读:张文忠(1999)将语言的流利性分为三个方面:流畅性、连贯性和言语可接受性。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的大部分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张文忠(1999)将语言的流利性分为三个方面:流畅性、连贯性和言语可接受性。目前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的大部分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大学生们经过了至少6年的中学阶段英语学习,花在背单词上的精力更是其中之重,然而很多人在说英语的时候都是一字一顿,词不达意的,经常是每说两三个词就要停下来,因为他们不仅要考虑说话的内容,还要考虑遣词造句,处理语言信息。即使确实需要稍做停顿,学生们也往往不会像本族语者那样恰当地使用一些“Let me think about it”、“Well, you know…”等连接性话语来进行填充。学生如果将固定的交际套语当作一个整体的语言形式——词块来记忆,在表达思想时自然会提高准确性。同时,因为词块具有较强的语用功能,如打招呼、转化话题、结束话轮、告别等,把相应的词块当作词汇的最小单位来处理就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选择错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度。如当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不一致时,学生往往会用“I don’t think so”,而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不礼貌的,惯用表达式中的“Well, it depends”、“I’m afr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则更能为对方接受。词块的使用往往局限与具体语境。学生如果从学习开始就注重语境对语言运用的制约,结合具体语境记忆词块,他们的语言交际的得体性必然能得到提高。此外,由母语的负迁移引发的词汇搭配错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英语表达的流利性。学习过程中通过对限制性短语词块和句子框架结构和引语的整体记忆、培养词块意识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搭配能力,有助于学生按照英语的思维方向产出语篇,在交际中克服母语的影响。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如何从功能出发培养英语语感
活动与参与的英语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