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的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2)
2015-04-02 01:03
导读:为使译语观众能真正领会原片名的内蕴,理解原语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就需要放弃对原语的机械的翻译,而需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
为使译语观众能真正领会原片名的内蕴,理解原语片名的信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就需要放弃对原语的机械的翻译,而需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但同时要最大限度地保存原片名的内容,不能天马行空般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经常运用增词、减词、转类、扩展等方法进行翻译,从而起到深入传达原片内容.增强片名感染力的作用。以《小鹿班比》为例,如果Banbi直译为班比,观众不可能知道这是一部适合儿童的电影,一旦根据电影情节在"班比"前加上"小鹿",剧中小鹿可爱的形象一下子就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另外,在"班比"前加上"小鹿",不仅提供了电影的信息,而且具有
美学价值,并且增加其商业价值。像这样的佳作还有很多,例如:《廊桥遗梦》(Madison County Bridge)《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出水芙蓉》(Bathing Beauty)等。
4.创造性翻译
有时候,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经常会出现直译、意译都不能完整的体现原片内容,激发观众审美愉悦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抛开原片名的形式和内容,以原片内容为基础,进行创造性翻译。我国片名译者这方面有很多上乘之作,选词优美.恰到好处,生动地再现了原片内容。如将Volcano译为《地火危城》,Ghost译为《人鬼情未了》、Mission Impossible译为《碟中谍》,Sabrina《情归巴黎》,Airport译为《九霄惊魂》等。
电影片名的创造性翻译,更多的是重视原语的内容,而不是电影名原语,使语言能够在传达原片信息的同时,沟通观众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五、结语
总之,片名翻译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搬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而是在充分研究分析原片内容、片名来源、语言功能、风格特征的基础之上,根据目的论,以音译、直译、意译为手段,同时根据受众的不同心理、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等等进行电影名的再创造。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 2001.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on.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贺莺.电影片名的翻译理论与方法【J】外语与教学2001(1)。
[3]王惠玲、张碧航.目的论在电影名翻译中的运用【J】西北大学学报2006(9)